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5例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5例的临床研究

徐欢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

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5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疼痛评价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治疗PHN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火针疗法;临床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是指带状疱疹患者在感染急性带状疱疹后,经过治疗后皮损消失,但在皮损局部出现的一种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神经病理疼痛。针灸治疗PHN方法众多,特别火针疗法在治疗PNH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因此,现将我院收治75例PHN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来自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病程1个月以上。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和单纯针刺组(36例)。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年龄范围在到40-65岁;

(3)VAS评分≥6分者;

(4)入选前一周内未采取针对PHN治疗措施者。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病灶在头面部、会阴部的PHN患者;

(3)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竭者;

(4)神经或认知功能受损患者,不能对疼痛做出正确判断;

(5)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

(1)针具:统一采用环球牌的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规格为0.30×40mm毫针。

(2)操作方法:取局部阿是穴,嘱病人取适当的体位,用碘伏对针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后,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针,穿刺针在酒精灯的外焰灼烧,针身通红后,将火针快速地刺入选定区域的穴位,深度以2-5mm为宜,进出针时应垂直且快。隔日治疗1次,1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疗法

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开始服用剂量为一次0.1g,一天两次,直至疼痛缓解;维持剂量为0.4g,连续服用两周。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采用疼痛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疼痛强度。“0”

分为“无痛”,“1~3”分评定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8”分

为“重度疼痛”,“9~10”分为“剧痛”。并采用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记录疗效标准,疼痛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5%;显效:70%≤疗效指数<95%;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

3.2结果分析

3.2.1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

3.2.2临床疗效比较

75例PHN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火热邪毒瘀滞肌肤,导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而表现出局部皮肤疼痛。另外,久病伤正,余邪瘀阻经络,正气虚弱,驱邪外出之力差,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3]。火针疗法是将特殊材料制成的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或患病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借火助阳、开门祛邪、以热引热、软坚散结等作用,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种独特而有效的针刺方法。既具有“针法”的针刺作用,又具有“灸法”的温通之力,发挥针、灸疗法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局部气血的运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病灶处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对PHN具有温通经络,化瘀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认为[2],火针能诱导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保护神经免受损伤,达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因此火针疗法治疗PHN疗效显著,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燕梅,彭燕霞,何念善.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瘀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03):165-167.

[2]郑军文.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