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采用中医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采用中医治疗效果

张树玲

北安市第二人民医院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对慢性精神病分裂症(脾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两组中药和西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85.29%,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对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有更为明显的效果。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运用中医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中医;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therapeutic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onchronicschizophrenia(spleendeficiencytype).Methods:theresearchobjectistochooseduringSeptemberSeptember2012to2014fromspiritpisiondisease(spleentype),68casesofpatient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wererandomlypidedtoobservationgroup(34cases),controlgroup(34cases)weregiventwogroupsof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treatment,comparedthetherapeuticeffect.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97.06%and85.29%respectively,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PromptChinesemedicineforthetreatmentofchronicschizophrenia(spleendeficiencytype)hasamoreobviouseffect.Conclusion:the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chronicschizophrenia(spleendeficiencytype)hasasignificanteffect.

Chronicschizophrenia;spleendeficiencytyp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rapeutic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系统的一种常见病,从古至今对这种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随着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发病也呈逐年递增,患者多在青壮年,病程迁延不愈,伴有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对社会也造成危害。中医学很早就有对精神分裂症的记载描述,依据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大致属于“癫狂”范畴。丁勤章认为,中医学将精神疾病分为癫、狂、痫、呆四类,将精神分裂症多归为癫症,还涉及到狂、呆二症[1]。但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治愈或从根本上杜绝本病的复发,况且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与其毒副作用呈正相关[2]。多年来临床不断对精神分裂症进行研究与探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临床中推广运用,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拟诊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筛选入院前服用过西药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

1.2方法

给予观察组中药治疗,方剂组成包括黄芪、西洋参、天麻、白术、枸杞、白芍、远志、当归、茯苓等,每日1剂,以水煎后分两次口服。对照组给予西药哌罗匹隆治疗,哌罗匹隆(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17),初始给药剂量为每日4mg,1周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给药剂量增加至每日口服12~48mg,之后维持给药剂量不变。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脾虚型)均连续治疗6周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

1.3疗效参考标准

参照《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中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以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对其特征观察为主,必要时结合病史及知情人提供的情况),1)治愈:精神症状全部消失,自知力恢复;2)好转:精神症状减轻;3)无效: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85.29%,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过对比认为单方中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经临床验证中药对中医范畴分类四型肝郁脾虚型、脾肾两虚型、心脾两虚型、脾虚血瘀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有良好疗效。此外中医方剂选用天然中草药,治疗过程中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机体所产生的副作用少,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对照西药研究的文献,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此法虽可获得肯定疗效,但是治疗过程中导致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不利于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从其治疗的病例看,用西药时间越长、量越大,患者越是难以好转和痊愈[4]。通过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获得高达97.06%的临床总有效率,而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治疗后总有效率仅为85.29%,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对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有更为明显的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发病机制不详,发病缓慢,病程长,治疗后易残留后遗症。抗精神类药物更新换代,伴随的用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将其归属于癫证、狂证等范畴。中医在辨证施治上有所长,有独家的治疗方案,发挥出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在治疗方面,有学者强调中医辨证虽然处方灵活但临床应用难度大,不易掌握。采用更科学的中西医诊疗标准,开展大样本的协作研究是将来工作的重点。

3.1病机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具体病因从古至今没有详细解释,发病早期,患者几乎都经历过或多或少的不良外界刺激,成为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进而从侧面证实了“癫之为病,始发于肝,并发于心,失调于脾,上扰于脑,癫疾乃作”的病机学理论。从古代中医留给我们经验,对于精神分裂的患者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情,精神愉悦,避免各种恶性环境的诱发因素存在。

3.2精神分裂症康复

对精神分裂患者要做到三级预防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精神分裂的患者如没有实施系统规范的治疗,会导致不良后果,约有19.30%的患者最终走向衰退,完全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将祖国中医的精髓发扬光大,运用到实际的治疗中,能够解决患者的疑难病症。

参考文献:

[1]丁勤章.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C].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古代讨会论文集,2005,15(09):34-35.

[2]洪华.自拟醒神汤治疗精神分裂症4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4):219.

[3]刘新发,潘利忠.中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脾虚型)8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05):34-35.

[4]刘祥芹,师建国.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3(2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