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数学说数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培养学生解数学说数学

谢一鸣

贵港市覃塘区黄练二中广西贵港537123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把他们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弥补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习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功。

一、关注学生体验的内容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验,有些知识学起来会感到吃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圆柱体”。的全班学生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不同颜色的纸壳、剪刀、圆规等材料,仿照书上的圆柱体制作起来,有不懂、难操作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他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圆柱的侧面用的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上下两个面用的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等。在正式上课时,学生感到轻松。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培养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我让学生把学校准备捐献给昭通鲁甸灾区儿童的图书捆扎起来。学生为表达自己的爱心,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实践。他们结合长方体棱长的知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捆扎方法:有的认为可用“十”字形方法捆扎,比较节省绳子;有的认为用“井”字形捆扎,比较牢固;有的认为,图书本数较少时,可用“一”字形捆扎。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增加了数学的现实性,体验了数学意识,激发了他们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环境,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锐或钝角三角形)和形状大小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看能否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学生经过动手摆、拼后,发现只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学过的图形。他们有的小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拼成了长方形等。教师再让小组合作研究,让他们找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原来一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他们容易得出:无论是转化成什么图形,三角形的面积始终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一半,拼成图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拼成图形的高(宽)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pide;2。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交流得出了结论。在亲身的实践体验活动中经历了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创新模拟和体验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相伴一生。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感悟,促使他们主动建构,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