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买里牙木·大尼牙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买里牙木·大尼牙

(新疆库车县比西巴格乡中心小学,新疆库车842000)

摘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分层教学是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进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学生的需求,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层教学的概念以及主要模式,重点研究了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知识以及潜力倾向等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1]。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数学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成功性。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差异化基础上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一)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保留行政班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根据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设定不同的层次目标,同时进行分类考核和评价。这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是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二)隐性分层模式。

隐性分层就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心理特征等,组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2]。实际上,隐性分层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

(三)“个别化”学习模式。

这是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主要流程是: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每个层次都设定适合此层次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考核资料等,每当学生达到某一目标,就会自动进入下一层次的学习中。由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不好掌控,所以在实际的小学数学中还不够普及。

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学生分层。

一般说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主要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是基础知识牢固,接受能力较强,学习具有主动性的成绩优异的学生;B层次是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一般,学习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次是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是小学数学教学,所以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时候一般根据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学习成绩进行的,当然,这个分层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要注意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观察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近期表现进行不断调整,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授课分层。

对小学数学授课分层,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授课内容。一般说来,对A层次学生,要少讲多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练习中提高解题技巧;对B层次学生,要精练精讲,尤其是注重对课后习题和课本例题的讲解,对其进行拔高训练;对C层次学生,要降低要求,浅讲多练,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方面下功夫。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面积”时,可以帮助C层次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部分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即可;B层次学生要注意在夯实面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课本例题的精讲精练,摸清涉及到面积的基本题型;A层次的学生则可考虑增加难度,为其讲解添加辅助线解决面积计算的类型。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努力,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训练分层。

训练分层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训练的时候,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主要是指将训练题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则是指训练需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3]。基础练习为全班学生都要完成的基础练习题,变式练习主要针对B层次学生设计的,题目的难度也主要以B层次学生的能力为限,综合练习的难度较大,主要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的,是为了开阔A层次学生的眼界,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比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是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学习训练的时候,C层次的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主,练习百分数的写法和意义,B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则以百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为主,A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则注重百分数的应用层面,比如纳税、利息的计算等。

(四)考核评价分层。

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分层考核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分别确定考核评价的标准,能够让学生相对容易地获得成功,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就会增强上进心,并依靠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在分层考核方面,许多教师做出了积极的探究,AB卷、附加题等形式都是较为成功的方式。

四、结束语

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给数学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但是,这一教学模式激发了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全班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成功的喜悦远远大于工作的辛苦!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会继续探索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于海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例析[J],小学数学参考,2013(08).

[2]杨淑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J],华章,2013(03).

[3]陈虹.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