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分析

孙中录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二小学河南淅川47445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有着更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课堂导入

引言

课堂导入是上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的途径,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起点。成功的课堂导入有利于促进教学从铺垫转变为探索新知,为学生日常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若教师在课堂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亢奋的状态,有利于课堂活动的高效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认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导入的方式单一

新课导入方式单一,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数学老师对课堂导入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通常都是说一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打开教材,来学习xx节内容”类似的话,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学习动机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

(二)师生互动比较少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数学课堂导入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甚至接近于零。数学老师采取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譬如先对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带领学生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当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从始至终,学生都处在一个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的课堂导入,效率非常低。

(三)导入内容针对性不强

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所以导入的内容要和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入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虽然搞笑有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但是与教学内容联系性不强,偏离了教学目标,完全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致课堂导入教学效果有所下降。

2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虽然相对简单、易懂,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而且这些数学学习内容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对前面的数学知识没有理解掌握,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们听不懂、记不住,甚至有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数学教师应巧妙利用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一课时,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些气球的形状让学生们了解图形的概念,并对形状进行分类。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们互动,让学生们将生活中与课文中气球形状相同的物体名称写下来,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讨论,这种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加深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2.2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的欲望。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关键在于教师课堂导入部分是否精彩,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可见,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很多学生在上课铃响的时候还沉浸在兴奋的状态,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中,关键在于教师课堂导入环节是否精彩[3]。学习中比较现实也最活跃的成分就是认识兴趣,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迅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中。以教学“比例尺”为例,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导入:“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比例尺,学习完这节课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与水渠的长度,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到的吗?”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2.3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可以引入情境创建这一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教学情境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数学老师可以以教学情境为载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对情境有更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自觉、主动、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有关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只认识厘米,对毫米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创建出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一个金箍棒,而且这个金箍棒可以变大可以变小,变到最小的时候看,孙悟空甚至能够把它塞进耳朵里面,同学们猜一猜,当孙悟空将金箍棒塞进耳朵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金箍棒大概有多长?很多同学纷纷用手指进行比划,嘴里喊着“大概是这么长”。趁着学生兴趣正浓,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金箍棒道具,然后让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学生在测量之后发现小金箍棒的长度连一厘米也没有达到。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学习比1厘米更短的长度单位,即“毫米”,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非常高。

2.4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沟通理解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问答方式,这种方法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教师的威严感,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例如,在学习《打电话》一课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暑假期间,合唱队的教师要紧急联系15个合唱队成员,每分钟只能通知1人,请帮助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来快速地联系到这15个合唱队的同学”。这是一道锻炼小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题。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课堂活动,首先将学生们分组,并给出5分钟到10分钟时间让各小组讨论打电话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与数学教师模拟打电话的方案,最后评出打电话用时最短的方案,并对讨论出这个方案的小组进行奖励。这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们的距离,使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情绪更加饱满、热情,态度更加认真、负责,带动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导入,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善用课堂导入不仅能增加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从而营造出健康、热情、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小学生们真正获得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翠英.先声夺人趣味入境: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教学[J].新课程(上),2015(10):117.

[2]花玲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实践与思考[J].学子(理论版),201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