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析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究

魏丽英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00

摘要:纳税实务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旨在对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纳税实务;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1、2017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民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强调了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

《纳税实务》课程属于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当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需要交纳的具体税种,理解、熟悉各税种的相关法律制度知识、掌握各税种的具体计算方法、账务处理方法、纳税申报和税款交纳等相关工作,这些知识对于一个企业会计人员来说是必需掌握并能够进行灵活操作的专业技巧,因此,本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教学改革背景

当前时期,信息化已全面渗透到社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是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财税工作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推广应用“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就是大力发展“互联网+财税”行动计划的一个开端。想要真正实现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强化在网络硬件建设及基础软件建设等两方面的工作,对于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2011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正式实施。截止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会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作为任课教师来讲,也需要加大自身学习,以适应教学工作具体要求。税务老师应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税收政策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营改增”政策,消费税的变动,迟迟尘埃未定的房产税,遗产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开征等。

2.2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满灌式”等教学方法难以达到培养熟练人才应用的目标。要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模拟环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方法的操作由具有各种税收类别的子项目实施。该项目首先出台,然后根据“纳税人和税收对象的决定-××税收计算-××税收账户处理-×”税收纳税申报“的工作流程是任务驱动的。下一步是让学生按照这个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教师通过反复训练和课后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每一个税种的纳税申报方法。

2.3改革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的按照税收分类进行划分的教学内容,将全部的税种进行重新梳理,按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要及工作流程进行划分。学生无论在校期间创业,还是毕业后做职员还是自己创业,总会涉及个人及所开办公司的纳税行为。因此,顺应创新创业的一般性过程,将《纳税实务》课程的内容重新编排,创设教学情境。假设某一位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成为公司员工,设置个人基本信息及在公司的岗位、工作职责等情境,在工作期间取得的各种收入,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因此,先讲解个人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假如该毕业生开始创业,成立公司,根据公司的经济业务,再依次讲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进行编排,也可以根据课时、学生学情等随机调整,内容灵活机动。

3.鉴于高素质教师在人才应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我校教师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创新合作模式。例如,他们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公司合作投资股票。双方可以相互补充,合作共赢。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场所和智力支持服务。该公司为学校和兼职教师提供支持。

二、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每位教师至少需要在专业行业的前线完成至少两年的实际工作。实习结束后,可以通过企业的实践评估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

三、引入了大量具有双重资格的教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反映“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并对职称评定给予一定的倾向。

四、改革教学方法

除了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外,《纳税实务》的课程改革,最主要的改革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情境化、角色化是课程改革的特色。根据情境编排教学内容,学生进入角色。在个人所得税中,学生以毕业生的身份进行个税的核算与申报;在企业税种的核算与申报中,学生以企业的税务会计身份进行税款的核算与申报。设置情境编排好教学内容后,教师在课前需要针对某些重难点,录制微课或者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也可以制作一些动漫或者漫画。考虑到制作成本及实际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笔者认为,该课程由于难度较大,不适合全部进行翻转教学,可以针对某些难度较低,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尝试翻转课堂,学生在课下完成视频及讲义、课件的学习,教师在课堂安排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提问教师,发现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也可以让个别掌握好的学生自行讲解任务的完成情况。

结论

“纳税实务”是一门为会计岗位服务的课程,而会计工作又是为企业和社会而服务,所以,我们在进行一切教学改革的时候都要重视起这一门课程的实用性。在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培养出更多的实践型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和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

[2]周艳,石旭斋,李育泽.税收学课程SPOC教学探索与实践[J].财会月刊,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