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最新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最新研究进展

孔正寰

孔正寰(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妇幼保健院546700)

【摘要】慢性盆腔痛是指一组由盆腔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原因导致的非周期性、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是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本文阐述了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中医治疗:自拟当归五物散;辨证分型治疗;西医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粘连;残余卵巢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肠激惹综合征;肌肉骨骼异常;节育手术;心理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切除可见病灶;切除盆腔脏器;神经去除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盆腔疼痛中医优于西医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痛进展

慢性盆腔痛(CPP,ChronicPelvicPain)是指一组由盆腔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原因导致的非周期性、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以盆腔疼痛为主的疾病或证候群,通常认为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持续达3个月以上),是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其人群发病率达到3.8%[1]。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状发作反复,且病因复杂,涉及妇产科、泌尿科、肛肠科、骨科等,确诊较为困难,病程长而迁延,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中西医结合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中医研究

1.1病因病机中医学文献中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所涵盖的疾病并没有独立的病名,按期症状,散见于“不孕”、“痛经”、“妇人腹痛”等疾病中,属“腹痛”、痛症范畴,其发病多是由情志所伤、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六淫危害等致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导致气血滞瘀引起疼痛[2]。《素问?举痛论偏》:“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指出是由风邪入侵,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通”。《景岳全书?妇人归》中指出“妇人伤寒,或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热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瘀血留滞作瘤,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患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结起来,古代中医中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机阐述有二:“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与“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从虚实两方面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李仁杰等[3]认为慢性盆腔疼痛发作反复、病程长,以虚证居多,主要病机为气虚、阳虚,血行迟滞或虚中夹淤。胡小荣等[4]认为女子生理以血为主,肝藏血,主疏泄,故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病理为肝郁化热,日久灼伤肝,肝阴虚致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为“不荣则通”。周征[5]认为气血滞淤,不通则通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病机。各家虽对病机病理的阐述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机不离虚、郁、瘀。

1.2中医治疗在治疗慢性疾病上,中医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张远梅[6]采用自拟当归五物散(基本方用:当归14g、丹参24g、桃仁12g、青皮12g、制大黄9g、蒲公英20g,随症加减)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治愈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王艳云[7]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者膈下逐瘀汤;汗湿凝滞者用少腹逐瘀汤的基础上加用茯苓苍术;阳虚内寒者用温经汤的基础上加用小茴香、艾叶以及附子,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6例,治疗三个疗程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有效率达到93.42%,与纯西医对照组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

2、西医研究

2.1病因分析西医认为,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与多种疾病及心理因素相关,认为其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粘连、残余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以及节育术、间质性膀胱炎、肠激惹综合征、肌肉骨骼异常等引起,刘勃[8]发现子宫肌瘤也会引起此种疼痛,因此,认为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也可能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之一。

2.2西医治疗

2.2.1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做腹腔镜手术时,如能发现引起疼痛的病变,其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而在找不到明显躯体病变时,诊断和处理就十分困难,因此,在诊断时,会通过行常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心理评估,并有选择是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9]。在治疗时,常用的药物有: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作用较温和的麻醉剂的复合剂以及纯麻醉剂;由于多数患者合并有抑郁症,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还会选择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器官特异性药物以及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等其他药物[10]。

2.2.2手术治疗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进行手术治疗时,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手术方法:切除可见病灶,恢复解剖,最主要为腹腔镜手术;切除盆腔脏器;神经去除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11],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神经去除术目前采用的有骶神经切断术和骶前神经切除术,由于在采用神经去除术时,患者多数会同时行不同程度的病灶切除,因此,这一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至今尚无明确定论[12]。而通过对两种神经去除术的疗效比较发现[12],行骶前神经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疼痛得到显著缓解,因此,认为此种方法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3、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黄玉玲[1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用头孢菌素加替硝唑静脉点滴,在月经期或月经期后持续5天,在经后配合中药灌肠(方用桂枝6g,茯苓10g,丹参10g,丹皮10g,夏枯草15g,白术10g,天葵10g,玄胡10g,乳香、没药各10g,三棱10g,甘草6g,加减黄柏、蒲公英),加用地塞米松3-5mg,a-糜蛋白酶5mg,透明质酶酶1500U隔日肌肉注射,并加用理疗(微波),3个疗程后,治疗组64例病人痊愈43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了95.31%,与纯中药组及纯西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梅等[14]使用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及阿米卡星注射液2ml,共12ml,用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分别在左右穹隆无血管区穿刺有落空感后进入盆腔后各注药6ml,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95例,治愈45例,好转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57%;吴芬兰[15]采用多功能盆腔治疗仪配合口服化症消淤片,坚持15天,中药保留灌肠,100ml/次,每次保留2h,1次/d,坚持15天,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40例,治疗后10例盆腔疼痛症状及其他的伴随症状均已消失,3个月症状没有复发,13例显效,14例有效,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与采用盆腔治疗仪的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痛的发生与多种疾病及心理因素相关,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手术创伤等,对于慢性盆腔疼痛中医优于西医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HowardFM.Theroleoflaparoscopyinchronicpelvicpain:PromiseandPitfalls[J].ObstetGynecolSurv,1993,48:357.387.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8.

[3]李仁杰,经燕,许润三.运用补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60-862.

[4]储继军,胡小荣,陈红霞.育阴解郁法治疗女性心源性慢性盆腔疼痛l8例[J].河南中医,2005,25(2):51—52.

[5]周征.从瘀论治妇女不明原因慢性盆腔疼痛30例分析[J].江西中医药,2005,5(5):26—27.

[6]张远梅.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疼痛症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1):146-147.

[7]王艳云.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91-93.

[8]刘勃.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及病因分析[J].使用妇产科杂志,1998,14(6):304.

[9]韦丽君,陈慧依,罗纳新,等.中医综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100例[J].广西中医药,2009,32(2):20—21.

[10]徐福霞,沙玉成.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5(3):363.

[11]李慧云.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047.

[12]CarrciaLF,OviedoOG,ReyeaCH,eta1.Pmsacralneurectomyanduterineneverablationinchronicpelvicpainlaparoscopicmanagement.Acomparativestudy[J].GinecolObstetMex,2003,71:137—142.

[13]黄玉玲.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疼痛192例疗效分析[J].生物磁学,2005,5(3):39-41.

[14]王梅,邓新筌,王革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100-101.

[15]吴芬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C):67-69.

[16]周萍,赵云霞.慢性盆腔疼痛25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12(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