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应用2种甘草酸类药物治疗的经济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2种甘草酸类药物治疗的经济学分析

胡伶俐

胡伶俐

(新邵县人民医院药剂科422900)【摘要】目的:比较2种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组(A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学价值。结果:(1)A组显效17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86.7%;B组显效15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A组患者成本为4698元,效果为86.7%,成本-效果(C/E)为54.19;B组患者成本为6235元,效果为88.3%,成本-效果(C/E)为70.61。两组患者成本-效果(C/E)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效果略高于异甘草酸镁,但后者成本-效果比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更佳的经济学效果。

【关键词】慢性乙肝;经济学;甘草酸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1-02

甘草酸具有光谱抗病毒活性,在培养细胞内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甘草酸类药物同时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保肝药物,其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肝细胞、消除细胞炎性反应等效果[1]。本文就我国临床常用的2种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价值做出相关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组(A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以确诊且符合治疗指征。A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16~61岁,平均38.5岁;肝炎轻度12例,中度23例,重度15例。B组患者男41例,女19例;年龄18~59岁,平均38.9岁;肝炎轻度11例,中度28例,重度11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护肝的常规治疗,A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942)0.1g加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病情不见好转者,剂量可增至0.2g。B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山西善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7643)40~60ml静脉注射。两组患者以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临床效果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均改善50%以上;无效:不符合以上指征者。

1.4成本评价:计算两组患者的药物费用和给药费用,因两组患者检查化验费及住院费等基本相同,故只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费用和给药费用。按照当年我院药品费用和医疗收费标准进行给药费用统计,即C总=C药+C给。

1.5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效果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A组显效17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86.7%;B组显效15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成本-效果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成本-效果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A组患者成本为4698元,效果为86.7%,成本-效果(C/E)为54.19;B组患者成本为6235元,效果为88.3%,成本-效果(C/E)为70.61。两组患者成本-效果(C/E)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保护干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有关药效试验表明[2],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优良的防治作用,能够阻止动物血清转氨酶升高,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该药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治疗效果,改善四氯化碳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降低NO水平,减轻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复方甘草酸苷也为临床上常用的肝保护剂,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炎症作用、抗过敏作用,且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该药还可调节患者的免疫机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和对病毒进行灭活[3]。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复方甘草酸苷较异甘草酸镁总有效率略高,但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于两组患者检查及住院费用基本相当,故单纯按照药物使用成本进行比较。根据当年的药品市场价格对两组患者的药物成本及给药成本进行2个疗程的统计,结果A组患者成本为4698元,成本-效果(C/E)为54.19;B组患者成本为6235元,成本-效果(C/E)为70.61。两组患者成本-效果(C/E)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虽然B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但A组患者经济学成本较低,敏感度分析较高,较为适合慢性乙肝的长期治疗。

参考文献

[1]余健华,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肝病毒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965—696

[2]殷小兰,异甘草酸镁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乙肝的早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674—675

[3]张开生,王清霞,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8(2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