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邓春桃

邓春桃(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中图分类号】R71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255-02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011~2013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妊娠的患者确认2例为孕囊着床在子宫瘢痕处。结果1例超声提示子宫瘢痕妊娠,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1例超声提示宫内双胎妊娠,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失败,人工流产后2小时出现大出血予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结论子宫瘢痕妊娠风险值较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必须早期及时诊断,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子宫瘢痕妊娠最直观、准确、简便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胚胎着床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的瘢痕处并在此生长发育,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0.480/0,误诊及漏诊率高,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攀升,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由于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特征,若诊断不明、处置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等状况,甚至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或危及生命。因此,对子宫瘢痕妊娠早期准确可靠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及检查方法

1.1临床资料

例1:患者37岁,剖宫产后5年,术后人工流产两次,本次因停经43天,阴道出血8天于2012年10月11日入院;阴道流血量少,色暗红,无明显腹痛;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瘢痕妊娠”。查血β-HCG43466mIU/mL;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未见胚胎组织排出,后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中阴道出血不多,无明显腹痛,治疗第20天,阴道彩超复查示:胚胎停止发育。保守治疗成功。第30天门诊复查血β-HCG值正常。

例2:患者39岁,剖宫产后11年,术后曾人流3次,本次因停经50天,阴道出血25天于2013年1月15日入院;患者当月曾口服避孕药3次,2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阴道流血,自认为月经,13天前阴道流血增多,近2天来感恶心、乏力,无明显腹痛,自测尿HCG阳性,未见肉样组织排出;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早孕:①双胎?②合并宫腔积血?”。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患者自述见一肉样组织排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提示宫腔内仍见孕囊,有胚芽及心管搏动,孕囊位于子宫下段继续增大,考虑患者服用避孕药后药流不敏感而失败,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手术顺利,术后2小时出现宫腔大出血予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术,阴道流血逐渐减少;术后第三天查血β-HCG2890.00mIU/mL,第十天降至274.20mIU/mL,治疗成功,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1.2仪器和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HD3),阴道探头频率7.5MHz;对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常规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扫查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观察孕囊着床位置与子宫切口的关系,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检查孕囊着床部位的子宫肌层厚度及血供情况。

2结果

2.1妇科检查:两例均为子宫颈口未开,无增大,子宫正常大小,无明显压痛,质中,双侧附件区无压痛,未扪及异常包块。

2.2超声检查:例1患者超声提示:宫腔下段子宫瘢痕处探及似孕囊回声,大小约20mm×12mm,内见胚芽样组织,长12mm,未见卵黄囊,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内及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菲薄,厚1.7mm。考虑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阴道彩超复查示:子宫峡部肌层回声紊乱,范围19mm×14mm,形态不规则,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例2患者超声提示:宫腔内子宫下段探及孕囊样结构,大小16mm×17mm,内见卵黄囊,胚芽长11mm,有心管搏动,孕囊前方及下方子宫切口处均探及液性暗区,考虑早孕:①双胎?②合并宫腔积血?术后超声提示:子宫下段探及混合性团块,形态不规则,无血流信号,肌层厚2mm,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

3讨论

3.1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异位妊娠,因受精卵着床部位的特殊性,切口部位肌层较薄,收缩能力差,出血后不易止血,极易造成子宫大出血,可能需要切除子宫,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对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准确可靠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2目前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①子宫内膜由于剖宫产手术的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内膜间质出现蜕膜缺陷易诱导受精卵于切口部位着床并生长;②剖宫产手术切口缝合时的感染或者错位导致患者子宫愈合不好,瘢痕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缝隙,受精卵着床后更易促进瘢痕组织裂开,造成大出血状况;③部分女性由于子宫内膜炎或者子宫蜕膜发育不良,受精卵于切口部位着床后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部分绒毛向子宫下段或者宫颈处伸展,造成阴道出血和早期流产。

3.3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3]目前子宫瘢痕妊娠的辅助检查有超声、MRI和宫腔镜等,超声具有非辐射、无创性、实时、便捷、经济、可以重复操作、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是首选的方法;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受腹壁脂肪及腹肌的影响,无需膀胱充盈准备,可清晰地观察子宫下段瘢痕组织的变化情况。子宫瘢痕处妊娠风险高,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必须早期及时正确诊断;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地判断孕囊着床部位、子宫肌层厚度及血供情况,能够为瘢痕妊娠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最直观、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意义。应作为子宫瘢痕妊娠的首选诊断方法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李颖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46-47.

[2]黄静.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2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109.

[3]陈志琴等.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处理[J].当代医学2010,16(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