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试论电子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王运均蒋雷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19

摘要:近年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推动了电子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显示行业日益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市场主流方面来看,电子显示主要采用的技术为TFT-LCD,基于此种背景下异军突起的一项技术为OLED。从电子显示领域发展的全局来看,TFT-LCD与OLED共存的局面将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从长远角度看,逐渐日趋成熟、良率提升的OLED技术,使得OLED产品在TFT-LCD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必将抢占更多的份额比例。对此,基于OLED产业链的背景下,大陆电子显示企业应尽快对此进行一定的策略以及相关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而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一、电子显示技术分类及所占市场份额

根据电子显示存在差异化的技术进行划分,包含:PDP(等离子显示)、LCD(液晶显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等。PDP因自身固有的问题点所限制目前已经逐步在历史舞台上所退出;目前来说LCD是市场上使用并进行充分开发的电子显示,其中的主流产品是具有成熟技术、稳定良率、低廉成本等优点的TFT-LCD,其所占据主流显示市场份额高达91%以上;而未来显示技术的风向标则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OLED,在前期因生产成本高所限以及低良率的阻碍,对其开发的并不是很充分,但自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将在其自身的苹果手机上对AMOLED的显示屏进行使用、并与此同时韩国三星对AMOLED产业链进行大力发展开始,则正式宣布AMOLED时代即将到来,并且在高端显示产品市场中AMOLED显示产品开始逐步抢占份额比例。

据DSCC(DisplaySupplyChainConsultants)调研机构对OLED电子显示的估算,OLED面板的需求于2017年约由5.45亿片,而预计将在2.21年可达到12.9亿片,高达37%的年复合增长率,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OLED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方面,约96%的占比,其次的产品为智能手表以及AR/VR;OLEDTV面板预计在2021年可达约730万片,约63%的年增长率;可以说这是一块摆在所有人面前、让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大蛋糕。下图为2017年电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电子行业整体收入维持快速增长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

二、TFT-LCD与AMOLED产能现状及技术竞争力

(一)产能方面对比

AMOLED与具有成熟产业链的TFT-LCD不同,在目前韩国中AMOLED占据统领地位.其中对韩国三星供应的中小尺寸AMOLED显示面板占95%的市场份额,韩国三星牙山厂A3线的产能正在持续体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把汤井厂1.7产线向AMOLED切换TFT-LCD产能,因而促使产能得以不断提升、进而对中小尺寸AMOLED市场份额霸主地位进行了巩固;而韩国乐金主要是大尺寸AMOLED显示面板的供应地,具有基本一致的LOD与SDC策略,对现有龟尾E5及坡州E6工厂产能进行了扩大,而同时P10工厂也开始在坡州进行新建,实现对质变的换取。而中国大陆占据AMOLED市场细小份额的主要有京东方、天马、和辉、昆山国显。与此同时大陆的液晶显示一些巨头企业也开始逐渐增加对AMOLED的生产线,如京东方拟对G6AMOLED硬屏和柔性两条生产线进行投资、天马对G6AMOLED一条生产线进行投资、信利则对G4.5AMOLED一条生产线进行投资,可以明确中国大陆在AMOLED产业布局中开始作为奋起直追的追赶者,这类在一定程度上抢先AMOLED市场份额的企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1]。

据DSCC评估预测,目前来说韩国是OLED产能的主要集中地,韩国OELD于2017约高达96%的市占率,而预计会在2021年下降35%,反而中国大陆的OLED产能开始崛起,在历经LCD飞速发展之后的中国,近两年左右开始对OLED进行疯狂的投入建厂,而在DSCC的预估中,中国2017年8%的OLED市占率将于2021年上涨至35%,搞到113%的年复合增长率。

(二)技术竞争力对比

TFT-LCD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而中日韩三国对其各自的液晶显示企业来说,已经开始在自身技术优势以及独特竞争力方面进行了逐渐形成。目前来说,韩国三星已经开始由TFT-LCD逐渐趋于AMOLED的显示领域重心转向,对原有的TFT-LCD工厂开始逐渐关停于改造,向AMOLED产品进行转型,而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在对技术生升级的寻求之外,开始进行大世代线对小尺寸产品基板利用率的提升方面积极探索,同时对产能以及市占率进行了不断扩大,通过对成本的分摊以及话语权的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来实现;而天马罪责LTPS产品以及以及良率的提升方面进行深耕,从而促使竞争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OLED日韩领跑者及中国追击者供应及策略布局对比

(一)供应方面对比

在开展OLED产业链过程重,基本是由日韩企业对核心原材料进行供应,对此可以说具备得天独厚竞争优势的应为日韩企业。其次日韩企业较早就开始布局OLED产业链,并且于很多上有供应商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如联合开发、买断产品等,甚至会有对供应商进行进一步的投资现象。真空蒸镀机是OLED工艺的关键制程设备,目前来说只有日本的CanonTokki是当前市面上稳定量产的实际供应商,而于其签署长期供货协议的是韩国三星,可以说韩国三星对上游供应链实现了源头上的管控,而协同韩国本土设备厂开发蒸镀设备的则是韩国三星的老对手韩国金乐,对上游供应链进行了自主研发于掌控。对此,中国大陆液晶显示厂应针对OLED上游厂商进行加快步伐的沟通,通过对新老需求同步谈判模式、长期采购模式、战略合作模式等的采用,力争对OLED产业链获得更多的资源。

(二)战略布局对比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日韩厂商通过开发以及投资供应商的有效联合模式对其自身产业链的掌控力度进行了一定增强。而SDC(韩国三星)与LDG(韩国乐金)两大巨头开始视角逐渐趋于OLED产业相关的初创公司进行转向,为了收购公司、买断专利,不惜耗费巨资来进行,只为了其能在OLED的产业变革中力争一个不败之地以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真空蒸镀是OLED的核心工艺,但不论是这项工艺所对应的使用设备还是工艺40%以下的自发光材料利用率,一直以来都遭受一定非议。当前JOLED(日本厂商)以及Kateeva(美国厂商)都对基于喷墨技术印刷背景下而形成的OLED面板在展会中进行了展示,对比原始蒸镀工艺来说,喷墨技术具有的突出优点有高效率、高材料利用率以及低成本,不仅仅是如此、喷墨技术开可以对OLED更加便捷的实现大尺寸。激发退火是OLED的另一项核心工艺,因受激光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质所限,可以应用在中小尺寸的OLED产线中,而无法应用于大尺寸的OLED产线中,MLA是与其相对应的退火工艺,这种模式可以对大小OLED退火工艺进行同时兼容,在未来的OLED工艺变革中MLA也是其重要的一个方向[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遇与挑战并存是未来电子行业发展中所面对的,因而必须加大前进的步伐。TFT-LCD与OLED产业会在短期进行进行共存,而在长期中遥遥领先的将会是OLED,这对我们中国大陆液晶显示起来来说,是一种警示,未来的路很长,要想不辱使命,就应该做到披星戴月、披荆斩棘。

参考文献:

[1]易善忠.平板显示器产业化进展及发展趋势[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0):60-61.

[2]刘强,龙福良,杜晓健.电子显示行业趋势分析[J].电子世界,2017(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