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校规划与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职业教育学校规划与设计策略

孙振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44

摘要:在政府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各地陆续兴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本文试图剖析职业教育院校的现状,以武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规划实践为例对职业教育院校的规划原则、设计特色初步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园规划,教育建筑设计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2000以来,我国侧重发展本科及以上的普通高等教育,通过大学的合并、扩招、升本等举措,使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急速增加。然而,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2019年1月,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各地陆续建设和计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该类教学建筑的建设兴起,与之前大规模建设的大学校园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其一,校园规模相对较小。不同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高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在3000至10000生之间。其在校生规模低于普通大学,却又高于高中。因此规划的校园面积在300-1000亩之间,校园建筑规模几万平米至二十万平米不等。

其二,专业性强。通常高职学校仅以几个优势学科为主,强调“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缺乏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的融合和互动。

其三,校园文脉较弱。我国的高校的创办年代大约分为民国时代创建、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78年后诞生几个时间节点。无论何时诞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这些建筑特色、景观格局已经成为学校甚至是城市的地标,被校友、社会认同。受传统观念影响,即便是有一定历史的高职学校,也存在师生无归属感、社会无认同感的问题。校园文脉远弱于普通高校,甚至不如有名的高中学校。

1.职业学校的规划原则

集约建设弹性发展

高校规划建设与社会形态一定的关联。在国家层面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国的职教校园建设往往成为一种跃进式发展。校园的规模的确定,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政治和经济对校园建设的影响。

然而职教校园的规划更应该着眼于教育产业本身: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相连,需根据市场的反馈调整办学规模。在有限制的投资下,采用渐进式的办学模式,提出近远期规划,对学校的发展更为有利。

因此校园规划初期,应当理清校园的发展思路,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对于近期建设的建筑,提倡集约建设,使建筑成组成团。提出远期设计导则,在未来的发展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证校园空间的秩序性。

校企结合社会共享

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在校园中需要大量的职业实践场所。该场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更多的是建设与职业发展需要的企业相关的生产场所。有的由学校提供实训基地,企业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有的由企业直接参与实训场地的建设。但无论何种模式,具有学校和企业双重属性的实训基地,在规划时应注意两点:其一与主校园有一定的距离,通过道路或软质界面分隔,保证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分开管理。其二,对外有独立的交通,有合理的物流流线,并方便实训成果与社会共享。

集中管理配套完善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8-21岁之间,某些接受初中毕业生源的“职高”年龄更低,因此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抵制外界干扰能力较差。因此许多职业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制度,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学校住宿。而职业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年学习理论知识,后两年为实践。因此学生的行为方式为宿舍——教室、宿舍——实训车间两种。所以规划时尽量保证几个区域的相对集中。此外,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应尽量规划超市、洗衣房等服务设施的位置,并应当尽量靠近宿舍区,保证学生日常生活控制在校园范围内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2.职业学校的建筑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

同上一章节说述,建筑设计同样需要考虑职业学校的学生行为方式和管理特点。在18岁前后年龄段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辅助设施、丰富的业余活动,在封闭式管理提供多样的可能。例如宿舍楼留出一定的公共区域,可能会成为打电话、聊天的场所;建筑和景观结合,设置大台阶,在疏散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特色表达

在近几年的高校设计中,普遍缺失对既有校园建筑的尊重和学校文脉细致剖析。红色面砖几乎成了校园建筑的标配。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有着不同的诉求;不同的实训类型,有着声学上、空间上的要求。例如卫生学校,女生的数量远多于男生,则需要考虑16-20岁女生的行为特点,建筑色彩可以丰富多样。在职教学校的建设中,应当避免千校一面,发掘学校专业特色,适当考虑地域性的影响,建设符合师生行为习惯的建筑。

3.武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规划

武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儿师范)位于河北省武安市洺湖新区南部,北邻洺湖南路,东临桥南街,西侧与南侧为规划道路。幼儿师范一期总建设用地范围为33.19公顷。幼儿师范为整体新建校园,校园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满足5000学生的教学生活,后期预留二期建设,满足8000生规模。其中一期建设面积约12.7万平米。

整个校园呈九宫格布局:以主教学楼为中心,四角分别为图书馆、实训艺术楼、宿舍区、行政楼。各区域之间形成四个留白空间:校前广场所在的礼仪性空间、西侧的文化艺术空间、南侧的和东侧的生活空间。

在近远期规划上,先建设学生生活学习必要的单元:以教学楼为中心,建设图书馆、行政楼、离中心较近的宿舍、食堂和实训艺术楼。从而在一期建设完成后,形成大的规划格局,同时让二期的发展留下多种可能。

作为幼师学校,幼儿园是必不可少的实训场所。其位置选择上,实训的学生和幼儿的双重流线都需要考虑。将幼儿园放置在校园马路对面,既方便学生的实习,有让幼儿园和学校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靠近主入口的图书馆和靠近西入口的观演中心,留有对社会开放的可能性。行政楼同样靠近入住口,保证校前广场的形象下,同样有对教职工出入的便捷的考虑。宿舍区域集中布置,结合地形两两成团,形成围合的院落。宿舍区布置有超市等设施,方便学生的生活。

对于男女比例为1:9的幼师学校,单体设计上大胆采用了纯色点缀,局部的黄色、橙色丰富了校园的暖灰建筑形象。而教学区的立面,摒弃传统的红色面砖,以黄色陶砖和清水混凝土为主,力争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

4.结语

目前对校园的规划研究中,职业学校这一门类是薄弱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更丰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结合实际研究问题,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创作出更契合时代、适合职教、服务师生的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