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50眼的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50眼的治疗分析

马庆祥薛国民

马庆祥薛国民(榆林市第一医院眼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39例(212眼)青光眼滤过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眼发生了浅前房,其中Ⅰ度30眼(14.2%),Ⅱ度18眼(8.5%),Ⅲ度2眼(0.9%)。结膜瓣渗漏3眼加固缝合结膜瓣,Ⅲ度浅前房中1眼经前房穿刺注入玻璃酸钠后前房恢复,余46眼经保守治疗后前房恢复。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多可恢复前房,及时治疗愈后良好。

【关键词】青光眼;青光眼滤过术;浅前房

【中图分类号】R775.9【文献标识码】B

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患者139例212眼,术后发生浅前房50眼,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5~72岁,其中男61例(99眼),女78例(113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176眼(83.02%),原发开角型青光眼27眼(12.74%),混合性青光眼3眼(1.42%),继发性青光眼6眼(2.83%)。

1.2手术方法术前均给予药物降眼压,鲁米那镇静,2%利多卡因球周麻醉。术中做以弯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常规小梁切除手术106眼,常规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54眼,巩膜下咬切术4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0眼。

1.3前房情况根据speath的前房分类法[1]。本组中212眼施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Ⅰ度浅前房30眼(14.2%),Ⅱ度浅前房18眼(8.5%),Ⅲ度浅前房2眼(0.9%)。

1.4浅前房的处理(1)一般治疗:①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②局部棉垫加压包扎压迫滤过泡;③高渗剂,使玻璃体脱水,晶体虹膜隔后移促使前房形成;④皮质类固醇全身和局部应用,减轻睫状体水肿和炎症反应。⑵手术治疗:Ⅲ度浅前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前房注入眼用平衡液或玻璃酸钠重建前房。结膜瓣渗漏严重的加固缝合结膜瓣。

2结果

本组中浅前房50眼其中3眼结膜瓣渗漏,给予加固缝合结膜瓣,局部散瞳,皮质类固醇应用,前房恢复。Ⅲ度浅前房中1眼经前房穿刺注入玻璃酸钠,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高渗剂应用,前房形成,愈后良好。余46眼经保守治疗,前房恢复良好。

3讨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约为16.2%一70%[2],本组资料显示浅前房发生率占滤过手术的23.6%(50/212)。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因此处理好浅前房并发症至关重要[3]。一旦出现持续性浅前房首先要寻找发生浅前房原因,以便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滤过术后浅前房同时伴有低眼压者多见于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房水生成减少。临床中浅前房的发生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如结膜瓣渗漏与滤过过强并存,脉络膜脱离与结膜瓣渗漏并存。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一般见于小梁切除过多,滤过口大,结膜瓣、巩膜瓣对合不严密,一旦发生局部散瞳加压包扎,给予高渗剂、皮质类固醇应用多可使前房恢复,必要时加固缝合结膜瓣。精确的手术操作,严密的缝合是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伴有高眼压的浅前房多见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为青光眼术后晶体虹膜隔前移房水不能外流引起,脉络膜上腔出血与高眼压下手术和眼部血管异常密切相关,术前充分降眼压,避免在高眼压下行滤过性手术,是预防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和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关键。若术前眼压不能控制,术中要注意软化眼球,前房穿刺后缓慢放出房水,避免眼压突然下降,亦可有效的预防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和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生。

本组资料中1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无浅前房发生,这与人工晶体植于囊袋中,前房加深有关。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实施联合手术既可有效减少浅前房的发生又可避免二次行白内障手术为患者带来的不便。

总之,预防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应注意术前充分降眼压,术中精密准确的操作,处理好滤过口和巩膜瓣,严密缝合结膜瓣。一旦发生浅前房要及时处理,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SpeathGL.Ophthalmicsurgeryprinciplesandpractice.Lstedphiladephia:saunders.1982.346-374.

[2]赵宪孟.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与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6,6(3):686-687.

[3]屈素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治疗.实用医技杂志,

2004,11(10A):1012.

[4]高仕萍,杨为中.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J].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