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张宝春

张宝春(新疆石河子天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创建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车、道路环境的协调统一,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交通安全道路安全意识

1交通安全的定义及重要性

交通安全的定义从微观层面上理解涉及人、车、道路环境三个要素,安全对策应包括针对这要素所采取的事故前的预防对策、事故中的降低损伤对策和事故后的挽救对策,实施手段有法律法规、工程技术、宣传教育等。从宏观层面上理解则是交通运行质量的一个测度指标,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交通安全的现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

第一个特点是混合交通的特点突出;

第二个特点是超速、操作不当、车辆失效、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驾驶行为是肇事的主要原因;

第三个特点是发生在城市以外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道路交通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

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了高等级公路数量的增加,相应地造成了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机动车驾驶员总量的增加造成了驾驶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加剧了交通事故的严重性,每万人死亡率开始上升。随着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上升和事故破坏性的增加,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逐年增加。驾驶员违章操作、行为规范差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低,行人、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混行的混行道路导致事故多发。

2005年的时候全国汽车驾驶员达到了8400万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驾龄在5年之内的驾驶人超过了1半,低驾龄的比例很高。

3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

针对我国交通安全的现状,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

3.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为了提高交通安全,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和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

对驾驶员的教育主要分为驾驶员的定期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新技术、新操作技能、包括对驾驶员定期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应长抓不懈且注重实效进一步增强驾驶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驾驶技术熟练,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驾驶员超速行使、占道行使、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

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是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及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内容;二是利用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

3.2加强机动车维护,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使,严把技术性能关。我国在车辆方面存在的缺陷是有很大影响的。机动车安全配置水平低。车辆安全标准低,即管理不严格。安全带在中国的使用率是68%,美国是82%,澳大利亚更是高达90%。这也存在着一个有设备不使用的问题,每个驾驶人员应该自觉习惯的使用车辆安全设备。

3.3完善道路的安全建设。首先要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进行专项整治,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分析,该改造的改造,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的完善,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把道路危险性降低到最小限度。其次要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安全设施约束、管理、服务、诱导的功能,在弯道、交叉路口、穿越村镇路段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点段,科学渠化交通,完善警告警示等交通设施设置,确保交通安全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道路纵断面线型、降低纵坡、增大转弯半径;裁弯取直、消除路边障碍物增加交叉路口和弯道视矩。提高路面的粗糙度及排水能力,改善路面的防滑性能;加固路基和路面。

3.4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制建设和管理水平。面对当前繁重的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只有充实交通管理人员才能保证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通过改善车辆、通讯等基础装备,增加高科技管理设备等,来减轻交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缓解交通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解决道路交通中的各种难题。通过规范道路交通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证道路与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目前既要改变人们不当的交通行为;又要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车辆的可靠性方面的综合措施减少交通事故,通过干预理念的调整,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的保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