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钢筋绑扎易出现的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建筑施工中钢筋绑扎易出现的问题探讨

来超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构造;施工规范

钢筋绑扎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进行施工,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以及设计规范不熟悉,结构设计总说明不够明确,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技术交底,钢筋安装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1钢筋连接原则

1.1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制安成本、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施工规范、规程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易控制的施工问题,但不论影响因素如何,钢筋接头设置都应遵循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这条原则。对一般受弯构件宜设置在弯矩较小处。

1.2一根钢筋宜少设接头从受力方面而言,钢筋接头设置作用主要是完成两根钢筋的内力有效传递,没有接头的钢筋传力效果固然比有接头的钢筋传力效果更好,但由于钢筋生产、制安等因素影响,构件中钢筋不可避免要有接头存在。同一根钢筋宜少设接头这一原则与同一根钢筋设置接头并不矛盾,如果同一根钢筋接头设置过多有可能削弱钢筋的有效传力。

1.3钢筋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钢筋接头位置在同一连接区段内若过度集中,容易在构件接头连接区域引发构件出现过大变形、裂缝、断裂等质量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设计文件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的控制规定。

2.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2.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2.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2.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3.常见钢筋绑扎质量问题

3.1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由于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下沉或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有时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这个问题需要在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或混凝土支撑,使垫块厚度、垫块间距、垫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3.2柱钢筋绑扎接头错开位置不合适

在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相互错开间距不合适,这样造成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面积太大,在震动时易折断或出面裂缝,发生危险。所以在施工中要求钢筋的搭接长度、搭接间距、搭接位置要严格接规范执行。

3.3梁钢筋绑扎主次梁钢筋位置不正确

在梁板钢筋绑扎中有时出现主梁次梁受力筋上下关系不对,造成受拉受压颠倒,由其是悬挑梁。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垫梁的钢筋在下。

3.4挑梁弯起钢筋不符合要求

对结构来说,悬挑构件的施工非常重要,但由于技术交底不认真、不细致,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质检人员对钢筋细部作法检查不到位挑梁弯起钢筋弯起角度不准确。弯起角一般为45度,当梁高大于800mm时,角度宜取60度;弯终点位置不正确,按规范要求,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50mm;水平锚固长度不足。这些原因导致梁容易出现裂纹及安全隐患。在施工中对钢筋长度,弯度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检查。

3.5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下料时,施工人员应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制作,在钢筋绑扎时,主筋位置放置不准确主筋在楼梯涔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重力作用使钢筋下移。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梯段主筋下滑,下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在楼梯弱段主筋下料时,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铁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保证工程质量。

3.6砌体钢筋绑扎不够

由于墙内钢筋放置不够,受压、受弯强度不足产生裂缝,抗震力差,在转角处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24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未端应有90度弯钩。钢筋连接在工程应用中较为广泛,新的钢筋连接技术的不断出现为钢筋连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连接的类型、方式较多,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钢筋连接方式,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钢筋连接,消除质量隐患,这样才能正常发挥钢筋连接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贾淑明,王宏东.建筑施工技术实训中钢筋绑扎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0,(31)

[2]郝顺合.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J].山西建筑,2009,(06)

[3]吴宏.钢筋绑扎[J].建筑工人,2006,(10)

[4]苏莉,赵晖.谈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