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的压力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小议教师的压力源

黄维

(贵州省贵阳市环西小学,贵州省贵阳550002)

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老师,可是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又有几个人能理解老师的每一份劳动呢?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

应试教育是教师头上最沉重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在考老师!

老师的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而社会却无视这些,只是盯着一考定终身而大骂特骂,用老师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能的代名词!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大家不会提,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就是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任何作用?好的素质只是他们自身的自发表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极为可悲的。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而在物质上,他们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

二、来自家长的压力

社会上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状态甚至安全等等,甚至一些本应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然而,大家似乎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怪圈——这些神经敏感、养尊处优的孩子一放到教师那里就会乖巧可人的。事实又是怎样呢?要知道教师不是保姆,不是家长,它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啊!家长在无形之中就逃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意识之中转嫁了自己的困难与烦恼,只是不知这是不是构成了对教师人权的侵犯?

三、来自教育家们的压力

一些端坐在研究桌前的教育家们,他们在那里异想天开,今天提出一套方案,明天又做出一个指示,后天换个版本的教材,而第一线的教师必须立即跟上,稍有差迟,一大堆的批评与呼吁就会接踵而至。就像减负,狂喊着减负的人却不能取消考试,结果让每一个教师变成了超人——既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应付难度一点不减的考试。结果学生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对提高个人素质的无所适从。而教师也同样在教学餐桌上又要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必须做的精美而实用。这是教育家们尚未实现的方案,却扔给了在多重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们完成。

四、来自学生的压力

现在的学生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造就了极为敏感的性格。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一是一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老师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否则,伟大的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就会以死相逼;否则,学生就会举起社会上多如牛毛的保护伞向教师开炮!大家不知怎样理解,一个从心理到外在都裹着厚厚的铠甲的学生,教师怎么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教育他呢?

记得一篇报道曾经写过,教师罚站会侵犯学生的五十多种权利。可是,作为学生,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讲课,是否也侵犯了教师的权利呢?试问,在学生面前,教师到底还拥有什么权利?

五、如何给教师减压

A、压力源

减压势在必行,管理是出路,管理进步一小步,教师生存状况改善一大步。教师为什么会感觉压力很大?为什么部分教师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国教师来说10种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

1、所作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

2、规章、制度与要求不合理,过多的僵化考核

3、工作得不到领导理解和支持,被动的适应单位各种改革

4、负担过重,工作缺乏成就感

5、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分数

6、社会地位不高,经济负担。

造成中国教师生存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可以划分为:薪酬与回报(包括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回报;工作缺乏成就感;经济负担);管理制度与体系(包括规章、制度与要求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动地适应单位各种改革;工作得不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绩效管理(包括过多僵化的考核与评比;负担过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地位不高;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因此,提高教师的生存状况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下手,包括:一、对教师的能力与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职位评价与业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教师的薪酬,建立一套总体薪酬回报体系,在提高对教师物质回报的同时,关注教师的工作体验;二、重新梳理学校管理的业务流程,吸引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为教师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三、借鉴企业的做法,在教育系统中引进绩效管理体系,给教师制定SMART的工作目标,并通过适当的指导、反馈来为教师提供支持;四、改变教育的观念,注重学生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培养,而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

B、加大培训力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需要教育,教师更需要教育

虽然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佳,存在较大的职业压力与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这就使得教师的生存状况一步步在恶化,要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我们就必须去改变这一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有21.60%的被调查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不太了解,而只有10.60%的被调查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就让他们很难根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给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中国教师的职业压力很大,但是并没有正规的渠道教会他们怎么去应对压力。而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压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如何去应对。结果表明,23.70%的被调查教师并不了解应该如何去应对压力,有67.10%的被调查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9.20%的被调查教师是通过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为教师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教师去有效地应对压力。

面对压力,中国教师是如何去应对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6.80%的被调查教师会去“积极解决问题”,而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要么是“寻求社会支持30.60%”,要么是“逃避25.30%”、“回避问题11.90%”或者“消极等待15.40%”,而这些方式可能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教育部门与学校有必要去教会教师如何去应对压力,以把压力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