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探讨

宾艳贤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在现如今建筑行业中具有较大的需求前景,学习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快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但是前提是这些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更加过硬。笔者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类教学较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以期为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1导言

当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应用型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以期毕业生日后的工作能力能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这也成为办学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缺少机会、监管不到位、校内教育实践效果差等问题,如何作出教学改革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2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实践机会不足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社会实践机会不足的主要原因涵盖两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意识。二是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能力有效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包含寒暑两个假期,这也是工程造价工作繁忙时期,由于在工程中,夏季是工程建设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工程造价专业型人才稀缺阶段,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实践,能否把握实践机会,关键在于学生的态度和学校的努力。

2.2实践活动中监管不到位

实践活动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因学校监管力度不足,学校未对学生实践期间进行良好监管,影响实践的效果,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在前几周表现出勤奋好学,当学习热度降低,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出现有意拖延时间,在实践活动的后期阶段表现出得过且过的状态,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就是学校未充分掌握学生状况。

2.3无法融合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所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单纯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之后再展开现场实践,也就是两段式教学。尽管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定的实践训练,不过往往都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而出现,和现场实际操作之间有较为显著的落差。因此就实际效果而言,这种理论教学和现场实习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脱节的;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感觉到非常抽象不能直观地理解;在现场进行实习的时候又不能顺利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因此,虽然传统培养模式能够将理论和现场操作在时间维度上相互连接,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却依然是脱节的,因此很难把学生掌握的理论转化成实际操作的能力。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3.1改变教学模式,提升实践能力

结合工程各个阶段对于工程造价人员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可以发现,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计算,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投标标价技巧。因此,计算和报价技巧都是在工程造价进行专业培养的过程当中非常主要的目标。想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采用的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起校内造价咨询单位和招标投标机构。在学生们的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校当中的“顾问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并且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将其从理论基础转向实践操作,令他们能够初步感受到怎样将理论知识使用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实践操作的能力水平,感悟工程造价构成基本原理、直观感受招标投标的进程、了解招标投标的具体程序和建设程序、了解投标报价相关技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专业素质能力,之后学生们再去企业当中实习的时候就将不再限制于单纯学习,更多的是检测自身实力,给企业创造一定效益,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认同程度,令本校毕业生在市场环境当中拥有更高的竞争力。

3.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对于工程造价的实践教学而言,图纸与工程实体是两项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应建设并不断完善工程资料库,将除关键建筑之外的校内建筑图纸整理成图册,便于学生学习和查阅,还可以在校园网上放入相关电子图纸,便于学生依据自身需求对电子图纸进行查阅,通过图纸与实体建筑的对照学习,学生对图纸的认识、对实体建筑的认识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要想提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是首要条件,使学生具备建筑力学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熟悉施工流程,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言非常重要。课程设置的优化是对不同课程设置组合进行优化,不仅强调从所学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变,还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预算编制教学中,针对学生识图能力弱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校内资源出发,通过对实体建筑的实地勘察,结合电子图纸,重新对校内建筑进行预算编制,再与实际资料比较,找出其中差距,弥补自身不足,以提升教学效果。

3.3针对特定实践内容,灵活安排现场观摩

学校应当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可以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定期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体会工程造价实际工作,当合作企业无合适项目时,学校应当安排学生到其他企业进行实习,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和时间,在实践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选择项目现场及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以观摩为主,并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

3.4加强对学生自主实践的管理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并管理学生自主实践过程,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的实践情况,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监督,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其他事项,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实践学习,认真进行思考和反思,防止出现虚假、敷衍的实践信息。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中,应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注重打牢学生的理论基础,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当然这项工作对学校的压力也比较大,但是,这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应当花大力气进行改善,为培养出更多的工程造价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云鹏.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4:98-99.

[2]李茂英,曾庆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73-76.

[3]李云春,李敬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1,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