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电网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

胡建伟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电能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电能需求量也日渐攀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电力系统不断扩展了电网系统,也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根据我国电网系统实际情况,加强电网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控制,以防止电网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电网管理;电网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电网安全事故

1电网安全运行现状问题分析

第一,目前国内电网整体分布呈现出不均匀性,电网中电源相对匮乏以及多数供电设备陈旧,导致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大负荷输送电能要求。其中,电网分布不均匀性,使得不同电网电源无法并列运行,严重制约了电网系统的整体发展;电网电源不足不但易降低变电站负荷,而且无法适应现代化电网系统发展需求。

第二,在电网无功补偿容量方面,受国内不同分区或者不同阶层等影响,其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同时严重影响了电网电压的质量与稳定性,最终导致电网中电压出现浮动问题,不利于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受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诸如冰雹、暴雨、强风等或者受电网所处区域地形地貌等影响,例如山区、丘陵等,对电网安装和运行具有破坏性影响,易导致电网运行发生故障,并造成电网运行不稳定甚至无法运行的危害。

第四,受传统电网管理体制影响,在电网安全运行应急机制建立与完善方面仍存在着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若电网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发生突发事故,则由于缺乏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极大的危害发生,给经济发展和人们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第五,目前国内基层电网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业务素质能力低、实践管理技能不足等问题。因此,一旦电网运行发生安全事故,受人为因素影响发生拉错电闸、判断失误等情况,易引起更大范围的电网运行安全事故。

2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理重要性分析

结合上述目前国内电网运行安全现状问题分析,为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由于我国电网系统相对复杂多样,电力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电网运行过程中各种故障和异常发生频率较高,这就需要电力系统中管理部门加强对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另一方面,电网安全维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复杂性和危险性,部分电网维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易出现烦躁不安、松懈等情绪变化,这就要求相应的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加强对电网安全维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其工作质量与效率。总之,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的关键性因素。

3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为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保证变电的稳定运行、增强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开展:

第一,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网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对电网运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防止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发生,应强化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一方面,加强控制保护设备、压板、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等管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内部运行正常;另一方面,做好送电后、停电后、事故跳闸后的检查工作,避免发生断路器故障和继电保护动作异常问题。因此,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对于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第二,电网运行方式对于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电网运行管理制度,促进电网运行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好相应的预防与补救措施,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其次,加强电网运行方式技术化管理,特别是计算分析电网运行方式过程汇总,应着重计算校核分析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以及受联络线跳闸引起的电网解列问题;再次,加强电网运行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练,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都采取有针对性、有组织、有目的和有重点的演练,积极落实各种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电网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电网运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逐步促进电网运行方式的提升。

第三,随着国内电网改造的深入,电网管理中以人工管理为主的模式逐渐被操作队加集控中心方式所取代,有效地推进了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然而,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中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一旦发生故障,则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中配套实时安全告警系统极为重要。常见的实时安全告警系统是以SCADA/EMS系统为基础,根据实时数据库中大量量测数据,对系统中错误信息数据进行识别与过滤,并建立符合电网真实运行的实时模型,实现与实时系统协调运行,进而促进实时信息可靠性的提升。实时安全告警系统运行原理主要是以SCADA/EMS系统为基础,对其中蕴含的大量量测数据进行识别、筛选以及过滤,逐步建立与完善实时模型。进行信号安全识别,分类显示预告和事故信号。对量测数据和大量的预告信号进行“会诊”,实现综合预警,在线生成安全控制方案。第四,电网调度工作对于电网运行安全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当前,电网调度工作中融合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有效推进了其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避免了由于调度员人为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为加强调度运行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增强调度工作人员驾驭电网能力和执行力,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应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电网调度交接班制度,通过加强电网调度交接班工作规范化管理,有效地促进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方面的统一,进而保证电网调度交接工作能够具有完整性;其次,加强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规范化培训,培养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安全第一”意识,监督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防止由于调度工作人员自身工作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原因导致的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发生;最后,由于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复杂性以及危害性等,这就要求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力,通过加强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增强其工作责任感,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针对当前国内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强化继电保护系统、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完善实时安全告警系统、提高电网调度工作规范化管理以及提高电网运行操作人员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改进,避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进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韦华.浅谈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的措施[J].信息科学,2008,(9).

[2]刘辉.谈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的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8).

[3]李杰,宋诗冰.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管理提高电网能力[J].行政管理,2012,35(3).

[4]王成刚.电网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