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早期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钱贞1张秋阳2庄任1

(1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2江苏省徐州市康复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40分钟,每日一次),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增加重复性训练(两种训练每日各20分钟,每日一次)。两组持续训练4周,观察训练前后下肢部分Fugl-Meyer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ambulationcategoryscale,FAC)评分情况。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FAC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重复性训练;早期;Fugl-Meyer量表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064-02

脑卒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临床发病率以及病残率非常高。据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后60%~80%的患者存在肢体功能异常,10%以上的患者伴有肢体运动重度障碍。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是提高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存质量的最佳途径[1]。本次研究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在改善患者下肢体功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我国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能过MRI得到明确诊断,病发部位于患者中脑以上;(2)初发,病程≤5d;(3)年龄18~65岁,各项生命体征基本上稳定,卒中无明显进展;(4)下肢Brunnstrom分期为Ⅰ期、Ⅱ期。排除:复发性脑卒中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者;伴有严重的其他躯体疾病或严重的相关并发症者。将入组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例。实验组中,男9例,女8例;年龄50~65岁,平均(60.8±1.7)岁;病程2~5d,平均(2.8±0.6)d,左患肢7例,右患肢1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52~65岁,平均(58.7±1.9)岁;病程2~5d,平均(2.5±0.8)d,左患肢6例,右患肢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组后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翻身练习、抗痉挛体位的摆放、肢体关节被动性与主动性训练、转移与站立的训练、肌力改善训练以及多种神经促进技术训练(Brunnstrom、PNF、Bobath等),每次训练40分钟,每日一次,持续训练4周。实验组入组后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重复性训练。重复性训练由康复治疗师应用的MOTOmed训练系统来开展,并根据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肌力变化情况来调整训练模式、抗阻级别,并以病人最大心率的65%左右来制定训练强度。常规训练与重复性训练每日各20分钟,每日一次,持续训练4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训练前、训练4周后测定以下指标:采用下肢部分Fugl-Meye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下肢功能状况;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ambulationcategoryscale,FAC)评估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组间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下肢Fugl-Meyer评分、FAC评分比较,见表。由表可见,两组患者训练前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FAC评分均较同组训练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FAC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条年的不断改善,脑卒中的急性死亡率有所下降,这就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残人数的增加,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较重的负担。目前研究证实,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可提早到发病后48h内。重复性训练作为人体下肢功能训练项目,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康复治疗中[2,3]。本次研究将重复性训练运用于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步行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相较于常规康复训练,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冉,黄一宁.中国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l,1l(2):132-133.

[2]张珥,王宏图,巫嘉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12):1318-1321.

[3]王继兵,孟兆祥,薛永骥,等.MOTOmed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