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急性心肌梗塞体会

/ 2

诊治急性心肌梗塞体会

郭庆

郭庆(黑龙江省饶河县人民医院155700)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255-02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由于发病急、病情多变、死亡率高,因此,不断提高AMI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是近年来国内外心脏内科的一个重要课题。

1.现就3例典型AMI病人的诊治,谈自己的体会

例1:40岁,男性,高血压史8年。嗜烟、少饮酒,因聚晚餐后于次日清晨突感心前区持续性剧痛、胸闷、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当地以“急性胃炎”治疗无效,于病后6小时入院。体胖,T38℃、BP14.5/10.5kPa,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左眼睑黄斑瘤,白细胞总数增高,ERG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合并室早。立即静注利多卡因、吸氧、肌注度冷丁、静滴低右及葡萄糖盐水,含服硝酸甘油片,冠心苏合香丸等,治疗呈良性过程。

例2:60岁,男性。高血压史13年,3天来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而急诊入院。T37℃、BP20/12kPa,EKG为急性下壁心梗,并提示急性损伤性阻滞。白细胞总数增多,血清胆固醇、GOT、CPK及CDH异常,血钾正常。经吸氧、肌注度冷丁、静注利多卡因,持续点滴硝酸甘油、极化液加镁剂等,监护中未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平稳。

例3:58岁,男性,晚饭后突然出现剑突下剧痛,压榨样、伴恶心、呕吐5小时不缓解,急诊入院。T38.4℃、BPl2/8kPa,面色苍白、冷汗、脉细速。根据EKG,诊为急性下壁(膈面)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白细胞总数及GOT增高,经吸氧、肌注度冷丁、静注利多卡因、静滴极化液加镁剂、低右、复方丹参液、多巴胺,以及抗感染药物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2.讨论

2.1有典型突发性胸痛,并有AMI的心电图和血清酶谱改变,诊断不会困难。但是由于AMI的病情多变,具典型:EKG表现者仅占60%,误诊率47%。

(1)青年人AMI的特点:①发病率占全部心肌梗塞2.7%~20%,国内报道为3.4%;②发病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③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人病变多见;④危险因素为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且常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过度疲劳和激动是常见诱因;⑤90%患者在31~40岁之间首次发病,且病前无心绞痛病史,且起病急,进展快而重;⑥男性占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与中老年人患病相似,合并症少,病死率低;⑦易发生猝死。

例1的误诊,就是由于医生对这些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真的分析病史并与其它疾病相鉴别,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2)老年人AMI的特点:①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胸痛较少出现,无痛者可达15.60%;②发病前多有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脑血管病、感染等;③各脏器及器官功能减低,并发症较多;④病变范围广,复合心梗多,病情严重;⑤发生再梗塞多;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另外,下壁梗塞易发生传导阻滞,发生膈面心梗时肠道症状多,如例2、3。

因此,应对老年患者常规做EKG的动态变化,必要时仔细比较EKG的动态变化。对可疑病例应作多种心肌酶谱测定。酶学变化可先于EKG改变1~2天出现。尤其是CPK-MB对于心脏心肌坏死具有高度特异性,CDH在95%的心肌梗塞患者于病后12~24小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这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2.2预防各种并发症、控制梗塞范围,维持心脏功能和有效血循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一般治疗:自发病起到病情稳定为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EKG动态变化。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给氧:建立可靠通道,每日常规给予500~1500ml液体缓慢静滴,可迅速、方便地调整所需药物的治疗;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流食;老年人止痛用吗啡、度冷丁时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呼吸抑制;并注意排尿及通便、酌情给予缓泻剂。

(2)心律失常的治疗:AMI诊断一旦确定,无论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者除外),均应立即静注利多卡因负荷量,然后再根据情况给负荷量半量,并续以维持量。年老体弱者剂量减半。AMI10天内常规用极化液,并补充钾盐及镁盐,有利于防治心律失常,减少猝死。静注美多心安可缩小心梗范围及减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3)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这是临床一大难题。目前多主张除吸氧、静滴低右和葡萄糖盐水外,采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治疗。

(4)防治感染:宜选用副作用小、抗菌谱广的抗生素,如氟哌酸、头孢雷定、氧哌嗪青霉素等。

(5)扩冠:硝酸脂类药能有效解除AMI缺血性疼痛,对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有益。硝酸甘油静滴以5μg/min维持,可根据血压及心率作适当调整。低血压和心速禁用。

(6)溶栓:国内主张尿激酶50~150万静滴,于30~60分钟输入。发病后4小时内应用,约80%的病例堵塞的血管再通。另外,阿斯匹林(肠溶片)与潘生丁合用可作为再梗塞的二级预防。硫氮酮也可减低无Q波心梗的再梗塞发生率。β-阻滞剂对心梗的预防治疗及康复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英,等.综合临床,1993.

[2]董承琅,等.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