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 2

浅析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王艳红齐晓英

王艳红齐晓英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昌邑261300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药物分娩对产程中给药途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出血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结论: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产科应用

Pickto:objective:toobservethepainlessdrugdeliverysystemoflaborandchildbirthanalgesiaeffect,contractions,labortime,bleeding,andinfluenceonnewborn.Methods:200casesofpregnantwomenwerep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n=100).Toobservetheanalgesiceffectoftwogroups,labortime,postpartumbloodlossandtheinfluenceonnewborn.Results:theanalgesiceffectofepidural,significantlyshortenedthefirstlabor,thesecondtimeoflabor.Conclusion:thepainlesschildbirthcanshortenlabor,postpartumhemorrhageandnewbornhadnoeffect.Keywords:painlesschildbirth;Analgesia;Obstetricapplication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对产道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产妇在分娩时剧烈疼痛。为有效的减轻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1]。所谓“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又称“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分娩镇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性的分娩镇痛,一种是非药物性的分娩镇痛。文章对药物性的分娩镇痛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住院且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待产孕妇100例,并选取不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胎位正常、胎儿宫内储备良好、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孕妇宫口开大3~4cm,且有规律的宫缩是,选择3~4腰椎硬膜外穿刺,置药管3cm,药管内配置0.1%罗哌卡因,首次用药量为8~10ml,试验剂量5ml。药物起效后,观察无异常,外接镇痛泵。采用0.1%罗哌卡因6~8ml混合芬太尼2μg/ml持续泵入,输液泵6~10ml/h剂量维持量,输液过程中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和药量。在产妇宫口开至10cm左右停止用药,若产妇的宫缩不足,可静脉滴注适量缩宫素增强宫缩效果。待胎儿分娩后,再静脉推注药物消除会阴处切口疼痛。为确保母婴平安,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鼻管吸氧,观测产妇的血压、心率、胎心,观察宫颈的扩张程度、胎儿先露程度,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处理。

1.3镇痛效果评定:根据WHO镇痛分级评定标准,显效:分娩时无疼痛感,产妇顺利生产;有效:分娩时产妇有轻微的疼痛感,但疼痛可以忍受;无效:产妇在分娩时有中度及以上的持续疼痛感,疼痛无法忍受。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学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标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痛效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镇痛前均有明显的疼痛感,孕妇产前有烦躁、呻吟或大汗淋漓的现象。镇痛后,试验组显效95例,显效率达到了95%,有效5例,有效率为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2.2对宫缩的影响: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张性宫缩的产妇10例,占总数的10%,试验组发生高张性宫缩的产妇3例,占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产程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宫缩不足时给予缩宫素混合的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试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6±0.2)h,对照组活跃期平均时间(6.8±0.3)h,可见试验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试验组平均(0.8±0.2)h,对照组平均(1.4±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两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试验组产后出血<100ml为46例,100~300ml为30例,>300ml为24例;对照组产后出血<100ml为44例,100~300ml为31例,>300ml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对新生儿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分娩后,婴儿均无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产妇对分娩时产生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分娩时子宫压迫缺血等因素带来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和不安。笔者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于硬膜外持续推注可满足分娩镇痛,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并用,适用于分娩的各个产程,对运动的影响可达最轻程度,其镇痛效果不单是两药简单相加,而是有协同作用[2-3]。混合用药镇痛效果快、安全性高,产妇配合较好,镇痛效果达到了100%。从两组数据显示,无痛药物分娩在实施过程中大大缩短了第一产程的时间,笔者认为可能是药物作用与子宫颈的运动神经减少了产道阻力,有利于先露和宫颈扩张。给药过程配合缩宫素,使胎位下降迅速,减少了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短明显可能与第一产程药物作用的时间呈正比。由于减少了孕妇的痛苦缩短了产程时间,且整个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特点有利于分娩镇痛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蓝惠玲.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4):431.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84.

[3]杨小立,周春琴,屈新中.分娩与镇痛[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1):4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