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59农场机插水稻育壮秧应用之不足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浅谈859农场机插水稻育壮秧应用之不足及对策

李彦波

黑龙江省859农场李彦波

水稻是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的主要农业作物之一。该农场进行了水稻机插的有益尝试,不但成为稻作生产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针对应用方面存在不足及解决对策加以分析,为水稻实行机插培育适龄壮秧提供技术支撑。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1.1在床土选择,加工及培肥方面部分农户错误选择有毒有害土壤作育秧基质,造成出苗不匀、损苗死苗、苗长草更旺,无法机插。特别是由于杂物未拣净,如夹带砖瓦碎石子,造成插秧机栽插时秧针损坏,而且影响机插质量,导致缺穴断垄。因土粒过粗铺设床土不实,致使出现吊根死苗,土粒过细(粉状)遇水后易闭塞,通透性差,影响出齐苗。另外,床土培肥过多、时间过等原因,均可能造成无法实现机插。

1.2秧板质量需提高,铺土厚度和底土造墒方面苗床平整度差,如苗床全田高低差异大、同畦两头高低不平、同畦左右高低差较大;秧板过窄,导致塌边塌角挂空;沉实度差,影响成苗。床土铺设过厚或过薄都影响机插规范取苗姿态,床土过厚导致机插切块取苗时只抓土不抓苗,过薄机插时秧块易起拱造成鱼钩秧,影响机插质量。造墒时水量不当,程序混乱,如:采用挑水浇墒、大水漫灌;先落谷后造墒等,影响落谷后出齐苗、出匀苗。

1.3在种子处理和播种方面浸种药剂浓度过高,水量不足;浸种时间过短,种子还没吸足水;多效唑浸种用量过大,催芽方法不适当,出现播种后的“哑谷”现象发生。播种过早,秧龄过长,出现“秧等田”,秧苗素质下降,失去低位分蘖优势;播种过晚,生育期缩短,制约产量的提高。播种量偏大,密度过高,秧苗素质不高,易出现黄、弱、纤丝苗,秧龄稍长,秧苗素质会急剧下降,甚至枯死。

1.4在地膜打孔、覆盖方法和育秧程序方面采用地膜育秧的,主要存在地膜打孔的孔距过稀,孔径过小,通透性差;孔距过密,孔径过大,秧苗易窜根,导致起秧难。盖籽土过少导致露籽过多,盖籽土过厚易出现盖帽,影响成苗;有的盖籽不匀,有的选用新鲜草木灰进行盖籽,烧芽烧苗现象时有发生。覆盖不及时,有的播种后不加土盖籽,有的落谷后盖膜不盖稻草,导致播种后回芽或烧种烧芽;地膜覆盖过严实形成贴膏药,雨后膜上积水导致闷芽损苗。育秧程序不规范,有部分农户先播种后洇水,播种时若遇高温则导致回芽;有的不加土护盘边,塌边塌角现象明显,影响成苗和机插质量。

1.5在苗期管理方面其主要表现在:采用对水喷洒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易造成施肥不匀或肥害。育秧期间控水不严,苗床长期淹水,水分过多影响秧苗根系盘结和机插,有的缺水受旱严重,引起种谷回芽或秧苗生理失水枯萎。播种后出苗较齐,以后苗床局部出现零星“塘穴”,并逐步蔓延,最终出现死苗。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2.1合理利用育秧床土,精细加工、培肥床土一般选用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冬翻冻融的稻田土为宜,切勿选用草荒田土、死僵土及有毒有害污染土用作育秧床土[1]。将用作育秧床土先粉碎后过筛,移栽大田备足过筛细土(土粒粒径小于5mm)1125kg/hm2,同时拣去砖瓦、石子、草根等杂物,并将过筛细土起堆后用农膜覆盖防雨淋。

床土培肥全面应用壮秧剂,可提高培肥效应[2,3],一次培肥后秧田期不需要进行追肥,可以避免秧田期追肥不当造成的烧苗现象。培制方法:床土全层培制,即在1t过筛细土中用10.67kg壮秧剂均匀混拌后起堆覆盖备用。培肥时间能早则早,最迟在播种15d,以使达到肥土相融。

2.2建立通气式苗床苗床整地不管采用水做或干整,均要上水验平,然后排水露田硬板。秧板制作与规格,采用长田横做畦,秧板宽140~150cm,畦沟宽30~40cm,畦沟深10cm,四周围沟深15cm。

成型秧板要求达到“平、实、光、直”。整地时间在落谷前15d。

匀铺底土,每盘用2kg过筛细土作底土,用1kg细土用作盖籽。

上盘铺设底土后,采用沟灌洇墒,使床土吸足水然后再落谷,这样在播种时既不使种子飞溅,又避免种子回芽。

2.3精选种子,合理密播选用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并在浸种前晒种1~2d,以增强种子生命活力,提高发芽率。浸种时先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后再进行药剂浸种,掌握适药浸种和适宜浓度,浸足时间(60~72h),适度催芽,捞种后用清水淘一下后再进行催芽,使90%种谷露白后播种[4]。掌握适宜播期,确保机插秧高产稳产,金坛市单晚稻机插秧一般适宜播期掌握在5月20日左右。各地要因地制宜,按茬口布局定播期,掌握12~20d秧龄,叶龄3~4叶,苗高12~18cm适龄移栽为指标,移栽面积大的要分期分批落谷。掌握适宜播种量,移栽大田用干种子30.0~37.5kg/hm2,300~375盘/hm2,定量播种,增盘不加种。适宜播量可按种子千粒重和有效面积上落谷数来推算,以落谷2.5粒/cm2为佳。

2.4严把播种质量关采用地膜育秧的要将地膜预先打孔,掌握孔距2~3cm,孔径2~3mm。播种后应及时撒盖籽土,盖籽土用量掌握过筛细土1kg/盘,以谷不见天为宜。改进育秧覆盖技术,用白色无纺布材料作覆盖物;育秧期间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从落谷后覆盖至起苗移栽)[5]。播种盖籽后用160cm幅宽的无纺布居中覆盖,并将无纺布四周用土块压实,以免大风吹刮。无纺布覆盖具有“四防”作用,即防雀害、防虫害、防渍害、防热害,尤其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效果达100%。在预先整平的苗床上铺放盘膜,平铺盘膜,软盘铺放时应将2张盘的边与边相互重叠紧密排放;匀铺底土,每盘铺设底土约2kg,上土后用自制“凸”型刮土器刮平;地膜育秧的用20mm×20mm铁方管制作2.0m×1.2m内径的活动框架平放于打孔地膜上,上土后用木板刮平;在塑盘的边缘加土护边,防塌边塌角悬空,沟灌洇墒,使床土吸足水为宜;均匀播种,称量定量播种,覆盖出苗,盖籽、盖无纺布。

2.5严格苗期管理苗期管理是重点。主要是要做到根据苗适量追肥,床土用壮秧剂进行培肥的苗期一般不需要追肥,若床土没培肥的应及时适量追施断奶肥(一叶一心期施尿素2.5g/盘)和送嫁肥(移栽前2~3d追施尿素5g/盘)。追肥方法,先将苗床建立1~2cm薄水层后再均匀撒施,追肥后要用少量清水淋喷一下秧苗。严格控水,以湿为主,采用无纺布覆盖的,播种至出苗阶段要保持平沟水,尤其是遇晴朗高温天气要确保无纺布湿润,以免烧伤秧苗。综防病虫害,除采用药剂浸种外,秧苗期要综防纹枯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腐霉菌病害产生后上水,秧板建立1~2cm薄水层;追肥,适量追施含硫酸钾复合肥;喷施兴欣肥力宝、绿农素等叶面肥。做到带药移栽。

参考文献:[1]叶慧平,单烈文.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2007(1):37.[2]彭俊彪.水稻机插育秧过程中几项关键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