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张焕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摘要:工程制图作为工科专业的必学课程,是每一个工科生都要学习的。通过学习工程制图课程,培养学生形成工程思维,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传统工程制图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文中全面分析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堂改革;实施途径

工程制图对学生空间思维与动手画图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谈到这门课程时会存在恐惧心理,教师教学也存在很多困惑:一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工程制图课程上无法将理论与绘图结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文中分析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工科专业还分成不同方向,方向不同意味着教学内容存在差异,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如:工科专业存在很多分科,很多高校虽然划分出很多不同的专业方向,但课程设置缺乏特色,不同方向之间课程基本相同,并未考虑专业发展。总之,工科专业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教学改革中要重视这一点,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性人才。

1.2部分学生专业技能不足

本科高校大多设置工科专业,很多职业院校也设有该专业。同时,部分工科院校对专业录取不做限制,使得很多没有基础的学生进入,要从零开始学习技巧。重视工科专业部分学生薄弱的问题,部分学生没有相关基础,开学后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表现,直接阻碍工科专业的发展,现状教学改革的进行,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

1.3专业师资力量存在问题

我国范围内工科专业发展时间较短,部分学校并未摸索出合适的专业发展道路,甚至在错误方向上快速发展。专业建设时间短,教师也是从其他专业跳动过来,如建筑专业、土建专业等,这些教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游刃有余,但转到工科专业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并未从事过与相关的工作,无法达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工科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提高专业学生素养

对于工程制图教学来说,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合理的教学计划技术上,教学工作应在最短时间内聚焦学生目光,让学生的注意时间得以延长,就要最大化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可以从网络中下载各种图片、音频与视频文件,让学生领略到戏剧影视表演的独特魅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将现代信息技术或者多媒体资源合理地引入课堂中,可以打破教师静态传授理论知识的格局,引导学生从多媒体提供的教学资源中感知到知识点,灵活调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学习,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增强学生的设计理念。

三维立体空间能力,对工程制图人员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制图已进入了三维立体时代,因此,制图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工程人员在三维立体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多加强对学生三维立体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在培养中,形成三维立体能力的提高,才能够适应我国对制图人才三维立体能力的培养。

2.2开展信息化专业教学

工程制图,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它是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它的设立,也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工程技术人员判图、绘图、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的一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对工程制图,有其侧重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对工程制图的要求,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有侧重性的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出适合本学科的工程制图能力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存在的知识点,以阅读、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亲历知识探究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换思想,使自己的思维得以启迪。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自己制作PPT,声情并茂地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解自己的收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他人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将学生的探讨过程录制成视频,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找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2.3教学做循环交替教学法

教学做循环交替教学法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通过某一知识点转化为专业技能,试对与试错不断反复的教、学、做,即时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即时地调节教学过程,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控制,完成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做循环交替教学法将教与练不断循环交替,在课堂教学中授课形式不断交换,这样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听课过程中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

此外,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反馈,只有让评价者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才可以进行改善,真正提高能力水平和教学水平。还可以比较评价者的结果,让评价者互相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是向被评价者反馈,帮助被评价者分析其中原因,如果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有任何异议,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向评价者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再根据座谈结果对被评价者反馈。一方面重视集体与个人评价,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与互评结合等;评价内容上要从多方面进行,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态度、完成的方法等。

结语

总之,工科专业工程制图作为必修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工程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为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娜,商庆清.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多元化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90-92.

[2]曹锋,李双营,张丽娟.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1):159-161.

[3]霍光青,史雪松,郑嫦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0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