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

黄冬梅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5459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7例,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干预前疼痛与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分值高,研究组骨不连、关节僵硬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提高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护理干预;四肢创伤骨折;疼痛;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四肢创伤骨折,主要诱导因素是高空坠落、车祸或外界暴力等,患者往往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异常、功能障碍或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机体四肢活动量较大,早期若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临床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具有强烈的疼痛感,造成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使得最终手术效果欠佳。经调查研究显示,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改善预后效果,缓解手术创伤所带来的疼痛感,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四肢创伤骨折患者54例,研究组(n=27):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41±18.35)岁;对照组(n=27):男15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53±18.26)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其常规心理指导、药物干预、止痛与健康教育等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结合常规护理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干预:培养患者掌握床上大小便的习惯,预防术后发生尿潴留,指导其开展深呼吸训练,保持呼气时将腹部扩张,吸气时将腹部收紧,每日锻炼2次,每次持续时间是20min,同时详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将以往手术成功案例详细告知患者,改善心理应激反应,确保其保持身心愉悦配合手术进行[2]。(2)术中干预: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为其营造舒适手术室环境,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切实清洁消毒器械,推动手术顺利开展。(4)术后干预:定期按摩患者的疼痛部位,每日3次,每次持续时间是10min,仔细询问其疼痛程度,对于疼痛剧烈者需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适当抬高患肢且将敷料松紧度调整至合理范围,利用冰袋局部冷敷,缓解其局部出血或肿胀等症状,从而促进病情能早期康复[3]。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4],分值是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表示剧烈疼痛感,中间分值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分值与干预效果呈负相关。

生活质量评分:参考SF-36生活质量量表[5],分值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

统计两组发生骨不连、关节僵硬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干预效果呈负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数据(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并发症率)-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代表数据分布趋势,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干预前疼痛与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分值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两组疼痛与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3结论

四肢创伤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是指骨结构受到损伤造成患者骨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受到破坏,表现为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或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早期若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则极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有研究报道,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术前根据其年龄或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同时指导其开展深呼吸训练,为后期手术顺利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其次,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流程,术后按摩患者疼痛部位,详细记录其疼痛变化程度,指导患者适当抬高患肢,将敷料松紧度调整至患者耐受度,同时利用冰敷等形式缓解局部肿胀或疼痛感,采取音乐疗法或放松疗法等形式转移注意力,促进病情康复。

刘晓磊等研究中明确指出[6],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避免其发生功能障碍、关节肿胀或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干预前疼痛与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分值高,研究组骨不连、关节僵硬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提高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彭艳,赖巧红.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69-171.

[2]张翠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24.

[3]刘晶.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8,42(11):1139-1140.

[4]孙艳丽.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式与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164-166.

[5]李新花.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2):73+80.

[6]刘晓磊.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9):115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