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外科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某院外科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

张岚

张岚(广西巴马县人民医院547500)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069-03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度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Ⅱ类切口各10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类切口和Ⅱ类切口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的选用起点较高。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应用在用药时机、使用时间及种类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要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合理化意识,有效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医药资源浪费。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预防手术野和切口以外的感染,使术后感染率大大降低。但抗菌素预防性应用不当,则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院内感染,还会增加手术患者的费用。为此笔者借鉴相关资料[1]的调查格式对某院普外科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取该院2010年年度普外科住院患者200份(其中Ⅰ类切口100例,Ⅱ类切口100例),Ⅲ类切口为感染型切口,手术属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未纳入调查范围。

1.2调查内容

患者资料包括:入院、出院时间,诊断、性别、年龄、病史、体格检查情况、手术名称,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用药情况包括: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始时间,药敏结果,用药后相关不良反应记录。

1.3参照标准

手术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参照上海长海医院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论标准,如表1。

表1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评论标准

2结果

2.1预防抗菌药物的应用及联用情况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及联用情况如表2。

表2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及联用情况

2.2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如表3。

表3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情况

15

2.3预防用药品种与频次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频率排序依次为: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为47例,青霉素类为32例。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频率依次为: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共66例,甲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多与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联用。

2.4患者药敏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手术患者无一例进行药敏实验.

3分析与讨论

按照用药适应症:Ⅰ类切口指为无菌切口,Ⅱ类切口为可能污染的切口,如胃癌手术、大肠或末端回肠手术及胆道手术为用药指征。Ⅰ类切口手术中属Ⅰ类清洁手术,其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2],有关资料统计[3]表明Ⅰ类切口手术如甲状腺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和不应用抗菌药物结果一样。除患者伴有感染、年龄在60a以上或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体温超过38℃。但在此次的调查中,我院的Ⅰ类切口手术中,却全部使用了抗菌素,而且抗菌素的使用起点很高,大多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Ⅱ类切口大多和甲硝咪唑类、喹诺酮类进行二联或三联用药。如“鸡眼”的切除手术就使用到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就用到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麻醉诱导前30min或在术前2h,手术时间过长可在术中追加1次,其应用不能替代外科医师的无菌观念和操作[4]而在调查中发现,术前用药基本合理,但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的,几乎没有在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术后用药时间大多在7d,少的也达3d,有的甚至长达16d。该类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选用药物,如普通青霉素类,第1、2代头孢菌素类对这些菌属就很敏感,而使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或是左氧氟沙星从抗菌谱上分析有的没有用药指征如阿奇霉素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对G+性菌作用较弱,对G-性菌作用强,如此应用治疗效果不明显反而导致医药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据有关文献推荐,如对阑尾切除手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甲硝唑是最适宜的预防用药[5,6],我院在对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中,多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大多和甲硝咪唑类、喹诺酮类进行二联或三联用药,使用时间都在7d以上。有关资料早已证实[7]术后48h未感染的切口,再继续用抗菌药已没有必要。该院外科普遍存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预防感染性用药,签于该类药物耐药性高,不良反应效多,如软骨损伤,跟腱病、中枢神经反应,QTc间期延长等等,此类药物是被严格控制作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出院继续带口服抗菌药,这属于滥用抗菌药物。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不但不能有效预防感染,而且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发生不良反应[8]。

该院切口预防用药问题集中体现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过度、用药种类选择不当和用药时机不佳等。这里面存在很多客观原因,如医院医生对手术室及病房洁净度不信任,担心术中或术后切口都可能受到环境中细菌的污染,或是医生本身对手术愈后情况不自信,为保险起见喜欢使用广谱抗菌药等等。但是作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的滥用所带来的危害大家可想而知,作为医生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摈弃错误的用药理念和用药习惯,而临床药师的出现也正好能给临床的合理用药添砖加瓦,如给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咨询,协助医生探导最佳用药方案,手术中更要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项目等.使医院的诊疗技术和合理用药不断完善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成云兰,陈荣.3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33.

[2]夏国俊主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宣贯手册[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1.

[3]刘治安,李洪,曾丽萍,等.我院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38.

[4]张彦.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2(23):140.

[5]汪建平,詹文华.胃肠外科学手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

[6]协作组.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S].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552.

[7]李宁,黎介寿.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进展[J].普外科临床,1991,6(4):242.

[8]鲍引娟,屠建华.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