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校中工场冶在建设类高职中的运行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野校中工场冶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野校中工场冶在建设类高职中的运行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野校中工场冶为例

薛标

薛标XUEBiao曰柳琴LIUQin(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1231)(ZhejiangCollegeofConstruction,Hangzhou311231,China)

摘要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建设类院校的特点,在校内与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校中工场”,实现了集教学、科研、鉴定、生产产品、为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功能,达到了学校企业双盈的目的。

Abstract:ZhejiangCollegeofConstruction,establishedthe"factoryinschool",cooperatedwithZhongtianconstructiongroupZhejiang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Ltd.andachievedtheobjectiveofsettingteaching,research,identification,product,servicetothesocietyinone,benefitedbothschoolandenterprises.关键词院高职院校;示范;校中工场;素质Keywords:seniorvocationalcolleges;model;"factoryinschool";quality中图分类号院G71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275-020

引言“教学工厂”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时任新加坡“德新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所谓“校内教学工场”是指以学校为建设主体,紧密联系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按照企业生产线的标准和流程,组建由“车间”、“部门”等构成的“工场”式教学环境,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计、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最终建设成集“教学、实践、科研、服务”为一体,具备实际生产功能的实训场所。[1]在实行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矛盾有:淤高职院校与企业合办“校中厂”或“厂中校”的强烈愿望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的矛盾。于建立“教学工厂”的经费不足。盂“教学工厂”经营困难,参与市场竞争优势不足。榆学生对于在“教学工厂”中学习技术缺乏兴趣,顶岗实习管理松懈。[2]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中工场”,由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产品用于实际现场,基本克服了目前较为突出的矛盾,实现五位一体的功能。

1建设野校中工场冶的背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实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为更好地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实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与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工场”。

2野校中工场冶五位一体的功能2.1满足教学、教育功能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中工场”,由学院提供实训基地,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划分空间,引入了建筑安装工程理念,体现了建筑安装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色,公司投入资金60多万元购买设备,提升实训基地硬件技术配置和实训基地氛围。在课程的开发上,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实现专业对接实际、教学对接企业的无缝对接。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的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学生在课堂学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到“校中工场”实训基地,由企业的技术专家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实践。学生进入“校中工场”,首先要遵守安全制度、操作规程,通过在工作环境组装、制造成品,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的工作环境里,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产品的生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院来说,确保了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挂钩,提高了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2.2教师实践基地,提高教师素质“校中工场”的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逐步培养一支教育理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企业派驻的“校中工场”的工程师成为学院兼职教师,承担焊接实训课程教学任务,演示技能操作,实现教学内容工程案例化、项目化,实训项目安装、调试工法化。学院年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一结对,提升年轻教师工程实践教学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结累经验、发掘创新意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中工场”作为实训室,教师就要采用现场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专业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应立足于生产现场,打破传统的在黑板上教技能的模式;要实现面对面教学,包括实习指导面对面、讲解示范面对面、作业检查面对面等。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2.3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校中工场”完善的设施设备,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在人工费越来越高的环境下,研究提高和改进现有产品的组装工艺和安装工效,降低旧式安装造成的高人工长时耗;研究提高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加工手段,力求产品向模块化工场化集成化生产发展。

2.4为企业服务2004年,在一项关于“今年职涯路上最让你满足的是什么?”的调查中,30豫的参与者选择了“学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又上一层楼”,其比例远远超过“薪酬提升”、“职位提升”等选项,居第一位。[4]显然,企业员工将提升自我作为最实际的需要。“校中工场”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了完善的场地及设施设备,高职院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硬件设施为企业员工的培训锦上添花。通过培训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提升的愿望,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素质和形象。

技能比武,是对企业技术工人平时学习成效与工作实践进行检验的一种演练考核手段,建筑安装行业的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技术含量的程度涵盖面也越来越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托“校中工场”进行一线高技能人才培训,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每年暑假,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校中工场”展开电焊工技术比武,由学院教师出题并担任评判,公司各项目部派出竞赛队、观摩学习队,通过比赛,一线电焊工操作技术有了很大提升。

2.5企业工法研发,推行行业标准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学院钢结构专业正教授、博士教师团队与企业一线工程师对接,共同研制工法关键技术细节,经由双方共同研发的企业工法已在积极申报中。企业通过开发新工艺、新工具,生产出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第一批“校中工场”中设计并制造的电气配电柜底座、支架,已应用到杭州地铁2号线。

“校中工场”模式的引入使得职业院校不再是传统的学院,而是一个以教学为主导的企业,像工厂但不同于一般的工厂,而是一个可以承担企业项目的学院。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接触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接受企业的文化熏陶,通过完成产品来学习专业的技能,学院实现了教学环境工厂化,教学管理的企业化和教学过程的工作化。企业职工可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无形中培养学生成为潜在的客户,达到双赢目的。

3结束语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中工场”,由学院提供实训基地,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二者,实现了产学研在另一层次的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具备一定实际经验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院[1]谢彪,杜亮.建设“校内教学工场"推动高职专业发展[J].广西轻工业,2011(8).[2]吴艳芬“.教学工厂”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8).[3]崔秀敏,胡智勇.工学结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4]李超任.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