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张吉怀

山东宏达绿洲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肥城市271600

摘要: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矿山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露天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评价露天矿山生产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益,也是国家对矿山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理论上的支持,切实提高露天矿山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安全机构;培训;矿山救护;应急救援预案

前言:

2015年1-10月份,共发生事故343起、死亡432人,同比分别减少98起、103人,分别下降22.2%和19.3%。其中较大事故17起、死亡76人,同比分别下降26.1%和6.2%。安全生产好转,但依然严峻。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了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矿山安全机构,进行人员培训

(一)矿山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一般非煤矿山开采项目,项目需要管理、技术、设备操作、维护人员约20-100人。按要求必须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含注册安全工程师1人),安全管理人员需经安监局培训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新进矿山的作业人员必须当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安全培训,已在岗的作业人员必须当每年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安全再培训。

非煤矿山安全培训内容如下: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必须当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8)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特种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新进矿山的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培训,已在岗的作业人员应当每年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安全再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制度

(1)矿山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3)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制度。

4)严加管理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对露天边坡等危险源登记建档,有检测、监控和防范措施。

5)建立健全安全活动日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危险源监控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会议制度等,严格执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

6)建立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7)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同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查体,预防职业病发生。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不适合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调离,另行安排工作。

8)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的管理。对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必须严加管理,并设照明和警戒标志。

(2)矿山必须建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企业生产技术部门还必须制定采掘作业规程和各种的技术操作规程。

二、建立矿山救护队伍

建立5-15人的矿山兼职救护队伍和医疗急救组织,矿山必须与相邻矿山签订矿山救护协议。矿山企业不安全因素较多,矿山必须建立值班制度,设立应急救护方案。配备急救药品和救护用交通和通讯设备,配备一名兼职卫生员。

三、编写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时演练

矿山开采中的不可预见及突发因素较多,要求矿山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专门的适合本矿的应急救援预案,经批准后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及时进行修改。矿山企业必须当使每个职工熟悉矿山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并且每年按照本设计中的应急救援预案种类至少组织一次矿山应急救援预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

(1)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必须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时所采取的措施。

(2)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几个主要方面:

发生爆炸事故时、生边坡垮塌、泥石流时、发生自然灾害时、发生火灾时、发生机械伤害时、发生车辆伤害时、发生高处坠落时、发生物体打击时、发生触电事故时、其他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

1)发生坍塌事故、爆破事故、坠落事故等重大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电话报警,向值班矿长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签有协议的应急机构求援或应拨打110或120。

3)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h。报告内容包括: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②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③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④需指挥部立即采取的措施等。

(4)培训与演练

1)培训

企业必须把应急救援预案作为职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专门抽取时间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与培训,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对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每一位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2)演练

a、应急演习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b、非煤矿山每年组织1—2次应急救援演习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从业人员必须参加演习活动。

c、非煤矿山每月应组织一次对本采场危险因素、事故隐患的监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参考文献:

[1]《金属非金属安全规程》,2006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

[5]《关于今年以来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通报》,安全监管总局监督管理一司,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