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立面“基本间”设计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装配式建筑立面“基本间”设计方法研究

彭翠梅

广东佰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现如今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技术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建议。由此可见,需要充分认知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的基本规则,结合建筑功能、立面设计、结构设计等模式进行综合性探讨,优化“基本间”立面配置,提高装饰式住宅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的基本要点、设计技术要点及应用要点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本间;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

装配式建筑主要运用了“一体化”的装配理念,以宏观的角度提高了建筑立面的核心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特点进行立面设计,在有效的空间中凸显出房屋建筑“基本间”的应用优势。同时,就建筑设计而言,优化装配构件的型号,以综合的角度减小生产和设计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减少随意拼接使美观及功能降低的现象。总之,优化配置混搭风方面的配件设计,以精密的角度完善“基本间”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

1.工程概述

某工程是位于城市东南角,为平价住宅形式,通过采用住房统包的模式进行实践。本次工程采用装配式施工办法,对原有7层老屋住宅予进行拆除,使其改造配置成24层住宅设计建筑形式。其中,房屋共分为地上#24层,地下#3层模式结构,地下3层均设计为停车场。主预制梁、柱采用抗震功能较好的砼材料。

2.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的基本要点

2.1“模数化”设计形式

模数化设计过程中,需采用通用、统一的控制要点,并将统一控制设立为基本控制要素,在建筑配型中明确住宅与工程的关系。由此,需采用模数构件进行分类配置。例如需采用“基本间”的模式作为统一构件的标准,并在套型模块中对相应配件规则进行变配,体现出灵活构件的要求。同时,在基本间设计中,也需要结合基本房屋构型的原则进行融合配置,如结合“3房2厅1卫1厨”或“4房2厅2卫1厨”的套组模型进行分配,保证各个数据模块都能够在立面设计中得到兼容。平面设计中还需注意对各个模块空间进行自由、多样的组合,根据房屋构建的基本需求和定值需求进行综合配置,及时调整不适合之处,有利于在整合空间中构建配套的房屋体系模型[1]。此外,户型优化配置中,需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为基本原则,并结合装配式建筑的而基本要素进行形式构件,确保主体设计原则与高层建筑相融合。例如需设计出房屋的中轴线位置,并对固件进行调整,必要时需根据必要的标准需求微调,使各个基本间都具备“个性”的原则。

2.2拆分设计形式

装配式设计大多是采用“拼装”的理念,需将不同的配型构件进行组合,组合中避免不了对传统设计进行突破并进行重组构建。由此,需完善拆分设计要则。拆分前需对建筑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并结合必要的设计方案对需要预制的构件进行配置与分析,保证不同装配模式的单元模块都能够在充足、拼接并在空间进行整合的,实现了必要的集装构件,如图1所示,为该工程的几种房屋的基本间模型配置。

图1几种不同基本间的模型配置

通过采用上述几种基本间配置,并结合“集装箱”的配置理念进行装配实践。首先,上图上层图组(有车停放)、下层图组(休闲配置),两种配型模式从根本就有一定差异,而这些差异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而进行配件构造的。通过明确所有装配式空间模型,并对模型构件配置进行实践,为后期设计提供不同的方向支撑。其次,拆分构造中,还需将不同配件的成本造价考虑至实际设计过程中,避免传统设计中过于复杂的构件模式对工程的设计负担。在此过程中,需采用精炼的预制构件模式进行综合性管控,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预制设计方法确立出必要的构建尺度参数,保证基本间构建与整体设计相融合。再者,需采用必要的构建形式进行统一标准设计,根据房屋建筑的标准模数进行立面规划,确保所固件的模数功能设计与工程细节相统一。在此过程中,需结合不同配件的固有参数进行调控与设计,同时依据覆盖式的设计理念进行统一设计,有利于综合性调控立面风格和立面的整体布局。通过对主墙板、厨卫、阳台综合管控,有利于提高协调的控制价值[2]。最后,拆分设计中还需结合该小区的特色进行多样化调控,将城市风格特色与各类新型装配技术融入至平面设计当中。例如需根据必要的发展状况、平面空间以及组合设计需求进行规划控制,提高高层建筑的使用效率。总之,拆分设计中需根据必要的组合设计形式进行多重控制,如使用材料、配置方案等,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2.3标准化设计形式

标准化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控制理念,以实践必要的控制标准为核心,促使所有技术标准都能够与设计秩序相统一。在设计过程中,需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对所涉及的模数功能进行协调控制,借助必要的控制标准完善标准化控制形式,有利于让模数的配置与设计协调相统一。同时,标准模型设定中,需根据不同模具的配置要求进行统一构造,确保不同模具的重点构造要求与配件模式具备统一性的控制目的。例如节点设计中,则需结合装配式设计的节点控制要求进行实践,同时分析不同节点构件是否合适。总之,进行标准化控制、设计,并根据必要的建筑设计要求进行发展协调,确保配置调研中能充分满足各个用户的基本需求,以便开展必要的特色化设计,有利于提高装配式的综合收益。

2.4信息化设计形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构件原则进行整体调控。由此,需结合模拟化、信息化控制模型进行灵活控制,有利于在必要的信息化空间中对非标准件进行项目控制。由此,信息化设计中需结合标准件和非标准件的控制形式进行整体运营,通过保障建筑构件的质量标准体系,结合“工厂化”的设计理念进行装配优化[3]。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流水形式装配风格,并采用自动化的配置技术进行整体运营,联合机械化设备进行整体操作,确保所涉及生产环节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总之,通过在实际装配中采用一体化的理念,并在此过程中配置出必要的“基本间”,联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有利于提高建筑的质量标准。

3.装配式建筑中“基本间”立面设计的技术配置

3.1整合户型与立面的联系

在模拟化空间中整合出不同立面之间的关系,借助必要的拆分管理规则进行整体配置和整体构件,有利于在必要的空间中整合出相应的拼接空间。由此,需采用合理的组合方法,充分协调厨房、客厅、浴室、阳台的空间,丰富了住宅立面的基本构件特点,如图2所示,为某一户型的立面空间情况。

图2某一户型空间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的模型进行样板设计,并结合合理的配置形式确立出不同小型物件之间的联系,从而配置出符合“基本间”平面构造的核心要求。同时,装修人员需通过合理装配组合方式,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立面结构,使各个户型配置更为多元,这也一定程度加大了立面配置的综合效果。

3.2配置合理的“对立面”

确立出必要的“对应面”,配置合理的建筑材料,有利于减少材料配置对传统外观设计的影响。首先,需确立出必要的配置材料,分析南北建筑材料中的材料应用属性,有利于减小质量控制问题对配置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南方建筑材料的配置中,则需考虑抗寒功能较小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受寒潮和室内无暖气供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出现改性的情况。若没有采用必要的选材技术和设计模式,可能会导致建筑质量降低。北方建筑材料的配置过程中,设计师应可选用暖色调为基本的色调模式,主要是因为暖色调会减小用户的不适应感。再者,“基本间”设计中也需要融入各类新型建筑材料,根据建筑材料的属性配置和属性功能进行调研,从而提高工程的装配效益。例如可选取轻质材料,避免选用质量较大的材料,有利于减少装配式建筑的“笨重感”[4]。

4.装配式建筑中“基本间”立面设计的应用配置

“基本间”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立面(楼层、阳台等)模式,确立出必要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应用的可靠性。

(1)楼层设计:本工程为#24层的设计模型,需根据不同层面对建筑设计的基本需求确立出必要的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应用配置的合理性。首先,底层门面房(1~3层)设计中,则需要参考传统设计理念(搭配式设计)进行实践,采用砼材料结构进行外墙配置、装饰。其次,4层及以上的民用空间设计形式,需采用装配式模型的设计方法,根据对应的预制模式,从而确立出需要调控的外墙技术。同时,高层结构设计中,还需分析出不同楼层设计的风险因素,采用BIM技术实时监控工程的精度情况。通过采用一体化的技术配置理念进行实践,并结合必要的工程作业方法、工程作业环节进行精准调控和项目优化,确保楼层设计、配置中的应用要求能够达到设计标准,也有利于防控瓷砖剥落的危机。

(2)阳台设计:阳台设计中,需根据阳台的朝向、配置模式进行综合性管控。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重点是构建出“基本间”的操控模块,根据开放性空间的配置要求进行协调组合和协调配置,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应用材料,有利于凸显出阳台的立面特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设计中,需结合必要的设计方法、设计形式和设计模式进行住宅配置,确保在设计中能发挥出“基本间”的应用优势。同时,工作人员还需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新时期的设计理念,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岳峰.有关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的研究[J].居业,2017(2):67-68.

[2]梁怡.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1-92.

[3]樊则森,岑岩.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设计方法探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7(1):31-32.

[4]张铭军,褚航,吴贞.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理念和项目实践[J].神州,2017(23):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