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邹赟

邹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利税率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92400420056)的阶段研究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促进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企业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来的,他们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绷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与知识相关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让大家感受到的、能以买卖和在企业内各部门可分割的资产,是其他企业难以超越和模仿的特殊能力,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才进入迅速发展期。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河南省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普遍缺陷,同时也因经济发展落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资源禀赋有限等原因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处在不利地位。

1.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分析。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从科研经费投入来看,河南省的R&D经费投入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郑州市的R&D经费投入虽高于其它各市,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入最少的商丘和濮阳两市远远落后于其它各市,差距最大。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少,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实施能力分析。就创新实施能力看,只有郑州市和南阳市的研发项目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其它各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未来有待于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创新产业化能力上,说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缺乏集群创新能力,创新产业化水平低下。

3.科技资源禀赋相对落后。从科研院所的分布及科研力量来看,河南省企业科技人员及其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相对稀缺。同时,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转让及产业化生产阶段,河南省存在着高新技术成果转让、推广相对滞后的局面,科技人员研发的高技术成果没有尽快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链条出现断裂。

4.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大。近年来,虽然政府制定了许多扶持、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受到多种限制,落实周期较长,真正使企业得到实质性扶持的政策措施不多。特别是一些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企业,政府部门还缺乏应有的培育和扶持,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尽快发展壮大。

三、提高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创建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把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解决共性技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机构。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机构、区域技术服务机构以及产学研平台形成合力,共同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服务。同时,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执行力度,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为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遵循长效性原则、全局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3.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技术创新的行为和结果为本源的能力。这一能力首先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的自由性和探索性,并且要使创新成果积极应用到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必然会形成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而这些要素中不乏能够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因此,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必然的推动作用,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动的接受了技术创新对它的推动作用。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借助知识管理的手段来完成,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机制包括知识生成机制,知识交流、共享、产权机制,员工培训机制,学习创新机制,咨询研讨机制,产研互动机制

4.专利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桥梁。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指高新技术企业从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专利制度,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实施专利战略,在企业决策层面上,要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洞察市场和评估技术的变化所产生专利产权的价值变迁,在其中辩识机会,规避风险,发现新技术发展方向或重新界定企业主导产品的业务范围,运用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战略做出科学决策,并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专利工作目标。

5.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厚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以股权激励为核心,以工资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制度,坚持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基本激励机制包括工资激励、股权激励、机会激励、知识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充分发挥股票期权激励的优势,使得研究开发人员的利益和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达成一致,防范了各种道德风险的发生。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的学习能力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现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取决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否形成自身有独立性的系统化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

[1]侯海青、陈楠.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组织激励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1-42.

[2]陈宝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25-27.

[3]杨忠.国际兼并浪潮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J〕.经济管理,2001,(4).

[4]河南省2010年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