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盆骨折CT扫描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析骨盆骨折CT扫描的临床效果

王利华

王利华(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放射科062650)

【摘要】目的浅析骨盆骨折CT扫描的临床价值,提高骨盆骨折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骨盆骨折CT扫描资料。结果通过螺旋CT扫描确诊骨盆骨折20例,其中骨折合并盆腔血肿4例,闭孔内肌挫伤2例,膀胱破裂1例。结论骨盆骨折CT扫描可揭示X线平片不能确定的损伤,并通过螺旋CT扫描了解骨折的走行、碎骨片的移位及有无盆腔脏器损伤,为临床精确诊断和正确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骨盆骨折CT扫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73-02

ClinicaleffectofCTscanofpelvisfracture

【Abstract】objectivetotheclinicalvalueofCTscanofpelvisfractureofpelvicfracture,improvethediagnosisrate,reducemisdiagnosis,misseddiagnosis.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20casesofpelvicfracturesCTscandata.ResultsbyspiralCTscansof20patientswithdiagnosisofpelvicfractureswithpelvichematoma,4casesoffractureofobturatormusclecontusionin2cases,1casewasbladderrupture.ConclusionpelvicfracturesCTscancanrevealcannotbedeterminedX-rayplainfilmdamage,andbyspiralCTscanningunderstandingofthefractureline,theshiftofbrokenbones,andpresenceofpelviccavityvisceradamage,andprovideimportantbasisforclinicaldiagnosisaccuratelyandproperlyhandle.

【Keywords】pelvicfractures;CTscan;Clinicaleffect

一般骨盆骨折可以通过摄骨盆平片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一些复杂的骨盆骨折,其骨折的走行,碎骨片的移位及骨盆内是否有脏器损伤等情况,普通X线摄片无法提供。骶骨骨折无错位时,因盆腔脏器重叠多,摄片不一定能诊断骶骨骨折。螺旋CT不受重叠干扰,而且能用2mm薄层扫描,能明确诊断骶骨骨折。这对外伤后责任判定、解决纠纷、赔付认定甚至司法干预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期间CT扫描确诊为骨盆骨折患者20例,20例均行摄骨盆片及螺旋CT扫描。本组病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车祸伤15例,坠落伤4例,砸伤1例。合并盆腔血肿4例,闭孔内肌挫伤2例,膀胱破裂1例。全部病例为急诊入院,经X线检查确诊并按Tile[1]分类如下:A型4例,B型10例,C型6例。

1.2检查设备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CT专用影像工作站。

1.3扫描方案扫描范围从骨盆上缘至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患者采用仰卧位,层厚、层间距均为5rmm,如发现可疑或微细骨折,用层厚2mm、层间距1mm作局部薄层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行骨薄层后重建,然后根据横断面观察到的骨折或可疑骨折的位置行冠状面、矢状面及MPR重建,并行3D—SSD成像观察骨折全貌,图像采用标准函数重建方法,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mm,将重建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所采用的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表面遮蔽显示(SSD)等,利用三维CT的SSD及MPR成像相结合,确诊骨折的类型,多角度进行观察,并将该信息提供给骨科医生,以此作为术前方案设计的依据。

2结果

20例经过螺旋CT骨盆扫描均确诊为骨盆骨折,而骨盆片只确诊了15例骨盆骨折,漏诊骨折5例。20例骨折中,其中骶骨骨折10例,髋臼骨折6例,耻骨骨折1例,尾骨骨折3例。20例患者均有急性创伤史,以车祸、坠落伤、砸伤为主。初诊时均行常规骨盆平片检查,骨盆平片漏诊5例,其中骶骨骨折2例,尾骨骨折2例,髋臼骨折1例。

CT骨盆扫描和骨盆X线片确诊病例对比

3讨论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是称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可分为:①不完全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②完全骨折(横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骨骺分离)[2,3]。临床上骨盆骨折的分类常按平片观察区别[4,5]。但由于骨盆复杂的解剖结构,X线片上骨骼重叠影、软组织阴影以及肠气的干扰均可影响摄片质量,致平片观察常低估损伤程度。骨盆粉碎性骨折或骨折断端突入骨盆内的骨折易损伤盆腔区脏器,如出现盆腔出血、膀胱破裂、后尿道断裂、直肠损伤等,而这些骨盆平片无法提供,盆腔螺旋CT扫描通过调整窗宽、窗位,能明确有无盆腔出血等;通过膀胱后尿道造影加平扫可以明确膀胱破裂及后尿道断裂的部分;通过观察骨折与直肠关系、直肠周围是否有软组织肿胀及其内有无气体,提示直肠损伤。骨盆粉碎性骨折或骨盆多处骨折,平片提供骨折的信息很有限,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对骨折线走向、碎骨片的位置有很好的了解,这对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组有骶骨骨折10例,髋臼骨折6例,耻骨骨折1例,尾骨骨折3例通过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主要有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表面遮盖法重建技术(SSD)和容积显示技术(VR)),通过轴位像、冠状位、矢状位以及3D骨重建对骨折进行分析,清晰、准确显示骨折线,骨折的分离、移位、有无碎骨片及其移位,是否有周围软组织损伤等,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取得了良好诊疗的效果。本组由CT扫描发现的骶髂关节部分分离、骶髂关节髂骨唇骨折和骶骨唇骨折以及骶髂关节内碎骨在X线平片上均未显示。此外,对合并髋臼内壁方形区骨折、髋关节内游离碎骨平片常显示不清,而CT扫描可明确这些部位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重要信息:(1)可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分离程度,间接估计后环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以评价骨盆的稳定性[6]。如骶髂关节前方分离,提示骶髂前韧带撕裂,半骨盆外旋不稳;当骶髂关节前后分离,说明骶髂前后韧带以及骶髂骨间韧带均撕裂,半骨盆向上向后移位,此系垂直不稳型损伤。此外,骶髂关节髂骨侧或骶骨侧唇样骨折常提示后环骨韧带损伤。(2)骶骨骨折平片常会漏诊,CT可明确骨折范围,是否累及骶孔及其程度。(3)可清楚显示关节内游离骨块大小、形态、数目、位置及其来源。(4)定量估计髋臼后壁缺损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5)术后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及内固定安放位置。结合文献和本组观察结果,我们提出骨盆骨折CT扫描的适应证:(1)复杂性或不稳定性骨盆骨折。(2)平片不能确定或可疑损伤,如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髋臼骨折。(3)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4)骨盆骨折术后疗效评价。螺旋CT扫描不用旋转病人或减少病人的搬动,这对一些因病情较重或疼痛剧烈不宜搬动的外伤患者减少进一步损伤有重要意义,这就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当外伤患者骨盆摄片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有骨盆骨折时需行螺旋CT扫描,确定有无骨盆骨折,以减少漏诊。尽管骨盆骨折CT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CT检查不能代替传统的X线检查,CT扫描仅以二维的方式分别显示骨折断层图像,缺乏对骨折的整体认识,此外,平行于断层无移位的骨折线,CT扫描不能发现。因此,对复杂类型骨折,必须将CT扫描与X线片综合观察分析,才能作出准确诊断,为选择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TileM.Pelvicringfractures:ShouldtheybefixedJBoneJointSurg[J].2008,70(1):1~12

[2]裘法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07-711

[3]王云钊.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07-711

[4]曹爱民.骨盆骨折低剂量CT扫描技术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4(4):478.

[5]OlsonSA,PollakAN.Assessmentofpelvicringstabilityafterinjury:Indicationforsurgicalstabilization.ClinOrthop,2006,6;(329):15~27

[6]贾健,郭志强,武长林,等.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复位顺序[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2):1033-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