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利霖

(香港赞玉医院香港999077)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的300例高危HPV感染患者,300例患者中使用的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激光、微波、冷冻、电灼、手术切除(妇科的LEEP刀等)、光动力疗法等,确诊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9月。选号法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施加物理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联合瑞琳他抗功能性凝胶,考察hr-HPV-DNA阴转率、CIN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各项考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患者,有助于巩固物理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HPV转阴率、CIN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疗效分析;HPV感染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123-02

人乳头肿瘤病毒(HPV)感染会引发宫颈上皮部位的肿瘤病变(CIN),传统物理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特此研究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人基本资料

以任意抽选的300名高危HPV感染并发CIN(Ⅰ、Ⅱ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确诊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9月。分为观察组(152例)、对照组(148例)。经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在年龄、身体基本情况方面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二组病人在近期月经后的2~5天内进行物理治疗,对物理治疗、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处理,用医学标示液进行病变部位的标示,在无着色区域内进行病变相关组织的切除,切除的程度控制在15~20毫米,以免损坏病人正常组织。手术完成后进行常规防感染处理。物理治疗、手术结束后,对观察组病人外加含有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的妇科清洗装置插入阴道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第1个月每天一支,第2、3个月隔天一支(经期除外),以此为一个完整治疗时程。

(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微波、冷冻、电灼、LEEP刀、光动力疗法等)

1.3考察指标

对病人平均随访25周,随访内容包括hr-HPV-DHA阴转率、CIN治愈率以及手术并发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数据使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hr-HPV-DHA阴转率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接受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以后,其hr-HPV-DHA阴转率为96.65%,明显高于单纯接受物理治疗的对照组病人,差异很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3.讨论

经过数据分析,瑞琳他抗联合目前临床大多数的物理治疗手段(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微波、冷冻、电灼、LEEP刀、光动力疗法等),可以在提升hr-HPV-DHA阴转率(观察组96.65%,对照组72.46%)、CIN治愈率(观察组97.89%,对照组86.93%)的同时显著降低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3.65%,对照组18.58%),与传统单一物理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好地临床疗效。

本文以任意抽选的300名高危HPV感染并发CIN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双盲实验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复合植酸铜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患者,优于单一物理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很好预防术后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进一步提高HPV转阴率,CIN治愈率,适合临床优先联合治疗,疗效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桂萍,米建锋,卢燕琼.植酸酮联合LEEP刀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1):5-7.

[2]孔嫦瑛.植酸酮联合LEEP刀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290-2292.

[3]陶志梅,潘敏,俞美娟,杨黎丽.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与随访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0).

[4]何玥,阴赪宏,赵群,杨淑丽,徐小红,耿宇宁,樊蓓,王雁,吴玉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管理现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01).

[5]郭彦蓉,赵广超,李文华,郭巧丽.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