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潘春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潘春晓

潘春晓

潘春晓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265300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大多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三峡》、《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等等。可是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知识缺乏等因素,文言文教学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心得,谈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

语感的产生,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做好预习。预习重点要围绕三方面进行:找出文中的生字、通假字,并对照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通过预习,学生便能够很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体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做好准备。对于作者和背景,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课外资料进行查找了解,必要时找教师做补充,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强化诵读

读就是以有表情的熟读成诵为目标的朗读,这是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正字,同时又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打动学生、震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学生可自由读、齐读、分组读,教师针对学生在读文章时出现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纠正,使他们能真正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真正理解作者的心灵和情感。

三、教会方法

翻译,也就是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是训练和检查学生“读”效果的手段。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

四、重视积累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

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五、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领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让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一旦被肯定,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六、拓展迁移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课外读物,也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选择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有注释的文言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此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大量阅读一些优秀的文言作品,还要系统掌握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给学生讲好教材,成为学生得力的引导者。如此,学生才会深深认同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爱上文言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