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X473井区地层划分及油气层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ZGX473井区地层划分及油气层评价

张丽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0引言

ZGX473井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东北,ZX146井井口方位136°距离68m。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桩海潜山ZGX473块构造高部位。该井是一口评价井,设计垂深4400.00m,钻探目的:向西扩大桩海潜山古生界含油气范围,兼探中生界含油气情况。本井处于桩海潜山构造带,东接黄河口凹陷,西与桩西洼陷相连,北接埕北潜山,南接孤北洼陷,位于桩西潜山与埕岛潜山接合部。在桩海潜山ZGX473块构造高部位部署本井,有望获得良好勘探成果。

1地层划分

根据实钻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结合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本井自上而下钻遇了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中生界;上古生界石炭系及下古生界奥陶系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组及寒武系凤山组地层(未钻穿)。本井实钻地层情况与设计对比:中生界及以上地层与设计地层层序一致,底深误差不大,本井下古生界缺失奥陶系八陡组地层。

(1)沙一段岩性以深灰色、灰褐色泥质岩为主,上部夹灰薄层浅灰色砂岩,底部为浅灰色生物灰岩和浅灰色泥灰岩。电性上,自然电位曲线平直,2.5m底部梯度电阻率为中-高阻,邻井ZGX47井在井段3400.00m~3488.00m见惠民小豆介、李家广北介等沙一段化石,ZX140井在井段3580.00m~3644.00m见惠民小豆介、无刺华花介、伸玻璃介沙一段化石。本井岩电特征与ZGX47井与ZX140井岩电特征一致,将沙一段底界划分在高阻结束处井深3463.40m,与下伏沙二段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沙二段岩性为深灰色、灰褐色泥质岩。电性上,自然电位曲线平直,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低阻。邻井ZX140井在井段3656.00m~3672.00m见扁假、长假玻璃介、背拱美星介等沙二段化石。本井岩电特征与ZX140井岩电特征一致,将沙二段底界划分在低阻结束处井深3486.00m,与下伏沙三段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沙三段岩性为深灰色、灰褐色泥质岩。电性上,自然电位曲线平直,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高阻。邻井ZGX47井在井段3544.00~3696.00m.00见惠东华北介、永安华北介、梯形华北介、优美山东轮藻等沙三段化石,ZX140井在井段3684.00m~3700.00m见中国华北介、惠东华北介和华北介等沙三段化石。本井岩电特征与ZGX47井与ZX140井岩电特征一致。结合区域资料将本井沙三段底界划分在高阻结束处井深3727.00m,与下伏沙四段地层呈整合接触。

(4)沙四段岩性为灰色、紫红色泥质岩为主夹浅灰色砂岩。电性上,自然电位曲线较平直,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阻。邻井ZGX47井在井段3716.00m~3760.00m见光滑南星介、后长金星介、金星介等沙四段化石。本井岩电特征与ZGX47井一致,将沙四段底界划分在井深3778.00m,与下伏中生界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中生界上部岩性为灰色、紫红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灰质细砂岩、灰色灰质粉砂岩,下部岩性为灰色灰质细砂岩、灰质粉砂岩与紫红色、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电性上自然电位曲线呈小幅正异常,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高阻。

(6)上古生界石炭系岩性上以灰色泥岩、灰质泥岩为主,夹三层黑色煤及两薄层灰色灰质粉砂岩。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砂岩处呈明显负异常,泥岩处呈明显高值,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高阻,较中生界底部泥岩段明显抬升。

(7)下古生界上马家沟组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碳酸盐岩。电性上,中上部自然伽马低值且较平直,下部呈"尖刀状"中高值,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整体呈"山峰状"高~特高阻。结合桩西油田下古生界标准剖面对比,将本井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底界划分在自然伽马高值结束处井深4197.50m。与下伏奥陶系下马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8)下古生界上马家沟组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碳酸盐岩。电性上,中上部自然伽马低值且较平直,下部呈"尖刀状"中高值,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整体呈"山峰状"高~特高阻。结合桩西油田下古生界标准剖面对比,将本井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底界划分在自然伽马高值结束处井深4197.50m。与下伏奥陶系下马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9)下古生界下马家沟组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碳酸盐岩,底部岩性为泥质白云岩、泥灰岩,电性上,自然伽马上部低值且较平直,下部呈"尖刀状"中-高值,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整体呈"山峰状"高~特高阻。与下伏冶里-亮甲山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10)下古生界下冶里-亮甲山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与上下部灰岩段地层有明显区别,符合该区冶里亮甲山组地层主要为白云岩的岩性特点。电性上,自然伽马低值且较平直,局部呈"尖刀状"中-高值。与下伏寒武系凤山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1)下古生界寒武系岩性为灰色碳酸盐岩。电性上,自然伽马呈中-低值,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呈"山峰状"高-特高阻。根据岩、电特征,与标准井胜海古1井及桩西油田下古生界标准剖面岩电特征对应较好,将该段地层划归寒武系凤山组(未穿)。

2储层评价及油气层评价

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钻遇地层垂厚89.2m,有效储层垂厚2.8m,有效储层占地层厚度3.1%,有效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占100%测井孔隙度2.08~5.78%,测井渗透率0.1~0.516×10-3μm2,评价二类层3.2m/2层,三类层4.10m/2层;下马家沟组钻遇地层垂厚161.2m,有效储层垂厚10.7m,有效储层占地层厚度6.7%,有效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占59%,其次为灰岩,占比41%;测井孔隙度1.868~11.591%,测井渗透率0.1~7.7×10-3μm2,评价一类层4.4m/3层,二类层8.0m/5层,三类层21.20m/11层。通过对比,下马家沟组储层物性明显优于上马家沟组。

本井通过岩屑、井壁取心、荧光录井,于东营组荧光级,沙一段井见荧光级显示,中生界见油斑级显示,荧光级显示;上古生界石炭系见荧光级显示;上马家沟组见油斑级显示,荧光级显示;下马家沟组见荧光级显示;冶里~亮甲山组见荧光级显示。本井通过气测录井,东营组解释干层;沙一段解释干层;沙三段解释泥岩裂缝,干层;中生界解释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干层;上古生界石炭系解释干层;上马家沟组解释油层,差油层,干层;下马家沟组解释油层,差油层,干层;冶里~亮甲山组解释油层,差油层,干层。

3结论

在目的层中生界钻遇了多套砂岩储层,见多套荧光级显示,并且井壁取心见油斑级显示,在中生界顶部综合解释油层,油水同层,综合分析中生界形成了构造油气藏。目的层下古生界在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和冶里-亮甲山组钻遇了灰岩、白云岩储层,并见油斑、荧光级显示,综合解释油层,差油层。分析认为本井下古生界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建议对本井目的层中生界井段3784.10m~3799.90m的油层、油水同层及下古生界的4288.50m~4451.20m的油层、差油层进行试油求产落实产能,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建议进一步研究本区下古生界储层物性、油气运移、聚集的规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