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胡融清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2152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中医康复科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护理1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以F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效果观察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后肩部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及同侧手肿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临床上早期出现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后期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挛缩畸形进而导致上肢功能受限[1]。发生时间多是脑卒中后1~3月,发展到晚期可能会出现软骨组织、关节萎缩,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2]。我院中医康复科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中医康复科进行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1.3±7.4)岁。其中脑梗死59例、脑出血23例,发作时间23~115天,平均发作时间(39.4±11.2)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及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早期良肢位摆放(平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坐位)、基础护理,且禁止从患手进行输液。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2.1冷—温水交替浸泡法

冷水用10°C的自来水,温水为40°C左右,先把患手浸泡在冷水中3~5min,然后再浸泡在温热水中3~5min,反复进行4~5次以冷水开始、冷水结束,康复治疗师由远端向近端做挤压、揉进动作。

1.2.2体位护理

患者进行平卧位时患侧肩垫一肩垫,防止肩后缩,使得肩关节外展、外旋位,肘关节呈伸展位,使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状态,手指伸展并置于枕头上;患侧卧位时患肩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上;健侧卧位时患肩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手指伸展,整个上肢置于胸前枕头上;坐位时患侧上肢置于膝上或前面的小桌上并使腕部保持轻度背伸。

1.2.3向心性缠绕法

用一根直径为1~2mm左右粗的小线绳,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至根部,然后立即松开缠绕,依次做每个手指,手掌部同样由远端向近端缠绕,反复进行,注意缠绕时不要过紧。

1.24理疗的护理

电针治疗时取穴包括阿是穴、肩髃、天宗、手三里、曲池、内关、外关及合谷,用电针治疗仪,给予连续波刺激;短波治疗时利用短波治疗仪将电极置于患侧肩及手部,微热量,治疗时间20min,每日1次,每疗程20次。对患者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伸直,掌心向内,体位摆放应避免腕屈曲[3]。

1.2.5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治疗贯穿在整个康复过程之中,对患者和家属讲明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使其能充分认识病情和转归,对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及预后有较好的了解,以使他能确立现实的目标和治疗计划,积极配合治疗。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恢复患者的自信心,树立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毅力。

1.3评定方法[4]

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通过Fug-Meyer(FMA)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相应护理1月后,两组患者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x±s)

3讨论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是由于脑卒中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部或传导束受损,引起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偏瘫患者肌肉萎缩,其肩—手泵机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静脉血流和淋巴液的回流不通畅,出现肩周和手腕部水肿、疼痛,最终导致偏瘫患者活动受限,腕关节异常屈曲,再次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形成恶性循环[5]。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早期未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则临床症状会越来越重,如严重时患者甚至不能忍受任何对手或手指的压力,患者在后期还可能出现手畸形,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也能使其残存的功能或以恢复的功能丧失[6]。近年来我院在中医康复科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明效果显优于普通护理方法,早期进行正确体位护理有利于维持肩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防止上肢屈肌痉挛。向心性缠绕肢体方法可舒筋活血,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提高疗效。通过冷—温水交替浸泡法能舒缩血管,交替刺激交感神经,有利于消除水肿。在进行康复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叶祥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综合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06):452-456.

[2]乔波,原永康,王花明,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2):149-150.

[3]张爱红,付菊花,卢鑫.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4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1):19-21.

[4]罗红,徐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6):272-274.

[5]孙立华,匡瑞娟.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06):60-61.

[6]秦群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护理干预[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