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护理

/ 1

3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护理

殷妮妮

殷妮妮(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无锡21400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较少见肿瘤,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特点是肿瘤或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由于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进入血循环引起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紊乱。手术是目前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方法。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发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从2005年1月—2011年1月对30例患者均采取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手术不用剖腹,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损伤小,疤痕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做好术前术后治疗及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0岁,平均48岁。肿瘤部位位于左侧12例,右侧18例。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头痛、头晕、心悸、多汗等症状,持续高血压20例,陈发性高血压10例。经生化、B超、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术前护理

2.1做好心理护理,由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患者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需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使患者情绪不稳定,睡眠差,血压波动大。我们护理组人员应热情和蔼对待患者,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简单介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方法,消除思想顾虑,稳定情绪,配合手术。夜间睡眠差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安定口服。

2.2严密监测血压及补充血容量,由于嗜铬细胞瘤释放儿茶酚胺,使周围血管收缩,患者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状态,而血容量不足,因此,要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便于医师掌握血压波动,利于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指导患者正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下床活动或外出,以免漏测血压和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根据医嘱补充血容量,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平衡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做好各项相关检查,术前协助患者做心电图、胸片、B超、CT、血生化等各项检查,监测血糖变化,增加营养,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予营养支持治疗,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抵能力。

3术后护理

3.1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与麻醉师交接,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并氧气吸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小时测一次,至清醒。调整输液滴速,维持血容量稳定。

3.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查电解质,必要时血气分析,以便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3.3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后腹腔镜手术有三个小切口。观察引流液颜色、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并做好记录。防止感染发生。鼓励患者咳嗽,但不要剧烈咳嗽,以免血压升高。同时,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鼓励深呼吸,给予舒适的卧位,一般情况下6小时后给予半卧位,可以降低腹部伤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肠功能恢复可进半流质饮食。

3.4坚持激素替代疗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患者要及时补充皮质激素,术后3—5天采用静脉滴入氢化考的松200mg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滴,以后可改强的松口服,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也不可骤停药[1]。

4小结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是目前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方法,该手术痛苦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前后的细致护理是关键,术前重点观察血压、扩容、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检查,术后严密监护,防止并发症发生,虽然手术治疗有很大的风险,但我们只有充分做好为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汪丽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