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居民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某镇居民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杨小花

杨小花(甘肃临夏市城郊镇卫生院甘肃临夏731100)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121-02

【摘要】目的了解某镇居民身心健康及常见慢性病、重症精神病的患病状况,并分析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及重症精神病患病率与年龄有无相关性,为全面开展公共卫生预防工作及精神疾病、老年人慢性病的随访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镇19360名居民进行常见慢性病、重症精神病普查,按照统一制定的普查表格询问、登记,同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对不同年龄组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共869人,患病率为4.49%,年龄与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关(r=1,p<0.05),而与重症精神病无正、负相关性。结论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因此,加强对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定期随诊指导治疗,可以延缓常见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健康普查常见慢性病重症精神病患病率年龄

Analysisofresultsofatownresidents'generalsurveyofhealthYangXiaohua,LinxiaCity,GansuProvince,suburbantownhospitals,linxia73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resi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andthesicknessstatusofcommonchronicdiseases、severepsychosisincertaintown,andtoanalyszeThemorbidityofhypertension,DiabetesMellitusandseverepsychosishaverelationwithageornot,providingthebasisforpreventiveworkofpublicsanitationandfollow-upofchronicdisease、severepsychosis.Methods:accordingtogeneralsurveytableswasissuedbythestates.Atotalof19360peoplealloverthetownwereinvestigatedbyinquiringandregistering,meanwhilecorrespondingauxiliaryexaminationwasmadeandanalyzedcomparativelyprevalenceratebetweendifferentagegroups.Results:therewere869peoplewhowereinfectedwithHypertension,DiabetesMellitusandseverepsychosis.Themorbiditywas4.49%,Therewasa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ageandprevalencerateofhypertension,Diabetes(r=1,p<0.05),butwasunrelatedwithseverepsychosis.Conclusions:withtheincreasingoftheresidents'age,theprevalencerateofelevated.hence,todelaytheonsetofcommonchronicdiseasesandseverepsychosis,andtoimprovehealthlevel,thedoctorsshouldmakegoodpropagandaeducationandfollow-upregularly.

【Keywords】HealthscreeningCommonchronicdiseasesSeverepsychosisMorbidityAge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国上下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目标,有序开展改革工作,然而居民健康状况普查及建立健康档案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我院于2010-2011年对全镇居民进行了健康普查,现将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普查对象:选择2010年、2011年居住于城郊镇的居民进行健康普查。其中应普查人数23000人,实际接受普查19360人,普查率84.17%。

1.2普查方法:按照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一设计的健康普查登记表格进行询问、登记。其内容分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并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既往史、家族史、遗传病史,有既往病史者,询问确诊时间及服用药物情况。检查项目包裹常规体格检查,测量血压、血糖,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如外表与行为表现、言谈与思维、情绪状态、感知认知功能、自知力)等等。

1.3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1998年WHO规定的高血压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以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以“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并与病人沟通,来了解病人内心世界的想法,从而来判断病人的思维,认知能力,还有自知力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如何。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采用秩相关分析

2结果

2.1经SPSS13.0计算得,r=1,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年龄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

表1.高血压在各年龄组分布情况

2.2经SPSS13.0计算得,r=1,p=0.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年龄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调查结果见表2。

表2.糖尿病在各年龄组分布情况

2.3经SPSS13.0计算得,r=0.182,p=0.696,p>0.05无统计学意义,即年龄与重症精神病发病率无相关性,调查结果见表3。

表3各年龄组中重症精神病的分布情况

3讨论

3.1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因其对心、脑、肾产生渐进性影响,日益成为国际国内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人们也意识到健康与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积极配合本次健康普查。在普查中,高血压患者673人,患病率3.48%,糖尿病患者263人,患病率1.36%,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97人,患病率0.50%。

3.2高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61-70岁、71-80岁、81-90岁三个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并呈逐渐增长趋势。这三个年龄段已是进入老年阶段,各器官功能已逐渐衰退。中医认为此时“年高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无以充盈于脑,或体虚损伤肾精肾气,导致髓海空虚,发为眩晕(高血压病)”[1],高血压发病与体虚年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及对已患高血压者随访至关重要,,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3糖尿病与年龄的关系

同高血压相同,本次对糖尿病的普查中,30岁到60岁之间的三个年龄组患病率均低于全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3.21%[2],而61-70岁、71-80岁、81-90岁三个年龄组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8、6.50、7.08个百分点。年龄长者也已成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亦是做好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和随访工作的重点人群。

3.4精神病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精神病主要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初期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如不及早发现,进行心理干预,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逐渐变差,自知力甚至思维能力几乎全部丧失[3]。此次普查结果中,重症精神病的发病各年龄段均有,这可能与重症精神病不同类型高发年龄段不同有关,如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多为青少年起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多中年起病,而紧张型大多起病于青、中年[4]。故普查结果为患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没有与年龄成正或负相关。目前对于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心理与社会共同干预为主,效果显著。精神科医生应注重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5],对功能性精神疾病与器质性、中毒性精神病进行鉴别,以指导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全程干预。

综上所述,本次健康普查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农村又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逐年升高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就诊治疗,有些即使接受治疗,用药单一,服药不规律,血压、血糖降下来后就不再坚持服药,没有认识到高血压、糖尿病是一个长期治疗的慢性病[6].再加之全镇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饮食上喜好高盐高脂,肥胖人数较多,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对重症精神病,由于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存在众多的误区,认为精神病患者存在伤人或自伤的风险,只有束缚他的自由才可以避免出现伤及他人及自己的情况出现,使患者接触外界的机会大大减少,得不到社会支持;其次,人们都觉得精神疾病即使就诊也不能根治,会反复发作,故不带患者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以致延误病情,轻症迁延为重症,甚至更加恶化。所以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让家属学会简单的判断,患者一有思维认知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疾病患者,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以此来降低重症精神病的发病,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7]。

因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普及防病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低盐低脂饮食,对精神心理疾病进行正确认识的健康教育成为基层医院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普查,监测血压、血糖及精神状况进展情况,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患者群进行治疗性生活干预,指导用药及长期用药,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及精神症状的发展,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随访,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8-9]。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3]李立华,吴启姣,梅芳黄,丽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9(1):33-38.

[4][5]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4-95.

[6]刘震集.乡镇卫生院高血压诊治部分状况及展望[J].健康必读,2011(2):153.

[7]王美丽.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6)89-93.

[8]刘海波,吴晨.健康档案对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1(8):51-52.

[9]李长明.社区卫生服务文献汇编1996-2000[M].北京:卫生疗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2000(10)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