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隧道开挖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连拱隧道开挖方式

曹钻胜

温州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016

摘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技术性的问题,给隧道施工造成较大的阻碍,影响隧道施工进度,软弱围岩就是其中一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软弱围岩是抗压能力比较弱、容易发生形变的围岩,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而且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对隧道施工极为不利。隧道工程施工时,如果遇到软弱围岩,则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给后续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主要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探究

1软弱围岩的特点

软弱围岩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能力,可以抵抗小幅度的外界干扰。但是当干扰程度比较大时,软弱围岩的稳定能力将大大降低,发生松动的区域也会变大,围岩所受外力也不断增加,更加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支护结构由于压力过大容易发生形变,甚至被破坏等等。因为软弱围岩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如果隧道施工需要对洞口有大幅度动作比如拉槽施工等,就会很容易引起软弱围岩的滑动,从而使得进洞时会遇到额外的阻拦,施工难度增加。如果在隧道内有大幅度施工动作,由于软弱围岩本身的不稳定,加上内部的大幅度动作产生的震动更加明显,所以软弱围岩更容易产生滑动,严重时甚至将支护结构压沉,发生崩塌事故,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2工程情况

某段公路隧道自东向西蜿蜒,最深处达420m,长度大约3250m。根据对当地地形的勘探得知,围岩中含有较多的碎屑岩,总体上强度不高,大部分是由于风化而成的泥质灰岩,裂隙处在发展中,表面受风化侵蚀更加剧烈,围岩表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剥落情况,部分碎石较厚重,缺乏完整性,隧道进出口相对平坦,围岩也比较松软,因此这附近经常会发生坍塌。隧道浅埋区所占比例大,顶层围岩比较薄弱,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坍塌或者冒顶等自然灾害。

3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建设途径

3.1注入超前小导管进行施工

由于公路隧道围岩构造缺乏稳固性,容易发生变形,受到负荷过大、自身稳固周期不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完成后极易发生坍塌现象,根据隧道建设的现实条件,需要利用超前小导管等途径对围岩实行加固。该项目选择长度3m,需采用外径控制在42mm的导管对其实行维护,导管布置间隔为0.4m,环形的套管一共包括37支导管,每间隔1.5m就放置一根,纵向链接的长度要>1m,外插的角度控制在10~15°内,导管末节需和钢筋架焊接在一块。浆液采用的是水泥砂浆,水泥、石灰比例的需保持一致,外部掺入水玻璃,约为总重量的5%。注浆孔装结束以后方能进行压浆,浆液受到压力会快速渗入岩体,使其内部损坏的部分完全黏合,这样方可组成抗压性强的构造模式。

3.2微台阶法

公路隧道挖掘建设使用微台阶法,为便于挖掘需把断面分成3层,上层台阶长度大约为4~5m,高度约为4.8m。每挖掘两榀进尺1.0m;在挖掘下层台阶的过程中,应与右边保持一致。两榀就是一级,分级进尺,左边稍靠后,约为三榀,计算方法和右边保持一样;仰拱挖掘与台阶保持同步。挖掘过程中,要精确控制爆破进尺,参考上层台阶的进尺状况;台阶挖掘也需同时进行;控制交叉距离,保障拱架能有一只拱脚始终接触地面,避免掉拱事故的发生。如果隧道围岩破损情况难以预料,需要采取减少进尺的方法,每次只能挖掘0.5m。

3.3初期维护

挖掘完成后必须马上开始初期的维护,防止围岩风化带来隐患。为了降低围岩暴露的时间,同时防止出渣干扰,可采用初喷浆的办法,初喷的厚度一般是5cm。该隧道最初维护可以运用锚喷法,使用特殊的钢拱架,每隔50cm放置一个,拱架由Ф22mm的钢筋串联在一块,其环形的距离大约为1m;锚杆和串联钢筋的长度应控制在接近于3m,放置时采取梅花状,间隔为1m;钢拱架后面放置钢筋网,一共有两层,由Ф8mm钢筋构成,网格为20mm;总共喷涂C20的混凝土大约是26cm。为了便于钢拱架的装配,建议把每榀分成5个节,分节完成,上层台阶3节,其他的各有1节。由于该隧道围岩非常松散,拱底承受力难以符合相关规定,所以钢拱架在装配完之后会马上下沉。混凝土浇筑花费时间多,严重阻碍了工程建设的进行,所以应该在拱架装配之前就做好混凝土块。

3.4底部仰拱

成环作为使用微台阶法的核心,把落底完全封闭成环是保障前期构造稳固,防止下沉与收缩的最佳途径之一。仰拱最初的维护要和挖掘掌子面紧密结合,每次挖掘的长度不应该太长,在完成挖掘之后的道路需要马上放置钢拱架,并且使用混凝土来实现封闭。假如挖掘完成以后的道路得不到及时处理,那么处于长时间暴露下的道路极易发生失去平衡、下沉或者收缩的情况。对于那些没有仰拱段的道路,仰拱要比下层台阶低大约15~22m,有利于为出渣提供方便,适应车辆驾驶需求,不适合太长。仰拱建设之前,需要完全清理拱底的堆积物,还需要布置排水设施,把隧道中积水排出仰拱段后才能够开展浇筑建设。

3.5衬砌的概念与要点

这个隧道是用复合式的防止水分渗透衬砌结构。该构造使用C25防水混凝土浇筑构成,有着极强的抗渗透能力。该设计把排水放在首位,完全将防水和排水结合起来,遵守构造自身能够防止水分渗透这个基本要求,加强混凝土结构本身防止水分渗透能力,而且把伸缩缝和变形缝当成重点防治因素,借助增加防水层等办法进行帮助。一衬和二衬这两者彼此会有一些间隔,在其中放置透水管,而且在外墙侧面架设排水管道。衬砌建设要求在隧道围岩处于平稳状态下才可以开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⑴项量测的内容变化逐渐稳固,围岩处于稳定状态;⑵经做完的位移需要在预期的90%;⑶衬砌附近位移的移动速度需要低于0.10~0.20mm/d,而且拱部下沉速度不超过0.07~0.15mm/d,尽快实现封闭成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弱围岩的一些特点,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如果不加以科学处理和控制,将会带来严重危害。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科学选择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升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我国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技术将会日趋成熟,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建友,赵勇,过燕芳.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11,S1:381-387.

[2]蔡向前.探究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5,17:177-178.

[3]臧福.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