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清除术治疗女性慢性后尿道炎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病灶清除术治疗女性慢性后尿道炎的临床研究

刘志权史方菊龙娟刘湘鄂林晨乔亮严成浩

刘志权史方菊龙娟刘湘鄂林晨乔亮严成浩(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州434001)

【中图分类号】R6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98-02

【摘要】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女性慢性后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女性慢性尿道炎的患者实行病灶清除手术,术后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采用自定的标准对疗效加以评定。结果总200例患者有146例患者治愈,无效54例。该治疗手段的有效治愈率为73%。结论病灶清除术对于女性慢性尿道炎的患者疗效较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病灶清除术女性慢性后尿道炎

TheClinicalStudyofUrethraFocusDissectionintheTreatmentofFemalChronicUrethriti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ionofurethrafocusdissectioninthetreatmentoffemalchronicurethritis.Methords:Taketheoperationabout200casespationsandcombinewithantibiologyafteroperation,evalueingtheefficiencewiththestandardmadebyourselves.Results:Inthe200cases,146casesarecompletelycuredand54casesareinvalid.Thewholeefficienceis73%.Conclusions:Theurethrafocusdissectionisgreateffectiveinfemalchronicurethritisanditmaybedeservedtoenlarge.

【Keywords】urethrafocusdissectionfemalchronicurethritis

女性慢性后尿道炎患者因其反复多次发作,单纯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欠佳。其中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顽固性尿频、尿急,也有患者伴随下腹部坠胀、肉眼血尿,严重时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我院多年以来开展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此类女性慢性后尿道炎患者200例,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结合本院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00例患者均表现为尿频尿急的症状,其中每日(昼夜)排尿次数>15次有65例,10-15次有106例,<10次有29例。伴有终末血尿者28例,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患者12例,伴下腹部坠胀者80例,伴有夜间失眠者86例。入院前所有患者均系多次(>2次)发作,且于门诊行抗生素治疗至少达一周以上,但效果欠佳。

2.200例患者均经膀胱镜检查证实为慢性后尿道炎(结合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其镜下表现有息肉样改变87例、苔鲜样改变66例、滤泡样改变47例。200例患者均行尿流率检查,其最大尿流率均>20mm/s,以排除膀胱颈梗阻情况。

3.其它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药敏试验、凝血全套、肝肾功能等。其中尿常规检查WBC>30个/HP有26例,5-30个/HP有160例,<5个/HP有14例,RBC>5个/HP者67例。行尿培养检查阳性者102例,其中为大肠杆菌者5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者36例、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5例、其它细菌感染者11例。

4.手术步骤:主要包括①将后尿道内膀胱镜下所见的息肉样、苔鲜样和滤泡样组织全部切除或电灼烧掉;②将膀胱三角区常规电灼,其深度不超过0.5cm。本手术采取局麻即可完成,将所有患者电切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后尿道呈慢性炎性改变为有效病例。

5.术后常规予以留置导尿管一周,并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首先参考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若结果阴性可以参考下列经验用药:头孢曲松4.0g或左氧氟沙星200ml或丁胺卡那0.4g静滴,临床还需结合患者药敏史及过去所用药的经验。

6.疗效评定标准:主要以患者自诉尿频尿急等主观症状的恢复并结合术后1月-3月膀胱镜复查时的客观镜下表现作为主要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标准必须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每日排尿次数达到正常次数(5-7次),尿急明显缓解。患者术前伴随的精神症状完全恢复。第二,膀胱镜复查示后尿道光滑,未见残留病灶。第三,随诊一年无临床复发症状。

二、结果

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总200例患者有146例患者治愈,无效54例。该治疗手段的有效治愈率为73%。

三、讨论

1.手术适应症:入选该治疗方法的患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必须排除某些相关的疾病。对于各种急慢性尿道炎,现在的统一认识是采用有效的抗炎治疗,并保证足够的疗程,有时也需联合抗生素治疗,总之是以抗炎治疗为中心[1]。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女性患者的生理解剖结构因素,尿道口靠近阴道口及肛门,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同时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做到足疗程,使得疾病反复发作转变为慢性,而且药物用的较多较杂,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这些都使得临床上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顽固性女性慢性尿道炎患者相对增加。在疾病的术前检查及诊断中还要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尿流率、膀胱镜及活检等检查以排除尿道综合征[2]、膀胱颈梗阻[3]、腺性膀胱炎[4]、非淋菌性尿道炎[5]和其它特异性尿道炎。本手术特别适应于顽固性尿频尿急的女性慢性尿道炎患者对于单纯抗炎治疗已失去信心的情况。

2.该手术的作用机理:该手术的实质是对发生病变的后尿道组织进行电切或电灼清除。因为后尿道组织由于尿道内外括约肌的不断活动,特别是在尿频时,其活动量明显增加,所以也往往是炎症表现最重的部位。该手术的作用机理是:①切除了炎性病灶本身,可明显减少炎性刺激症状。②切除了尿道粘膜受体并破坏了三角区神经末梢,从而改善神经支配尿道活动以及膀胱和尿道协调活动的机能,阻断排尿中的恶性循环(后尿道炎症→尿道平滑肌痉挛→后尿道炎症进一步加重)。③对于息肉型后尿道炎的患者施行电切后可以消除后尿道梗阻因素,从而减少后尿道排尿时的阻力,加快尿液和炎症的排除,同时也有利于缓解临床尿频尿急等症状。

3.术后并发症:该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⑴出血。术中的大出血多是由于电切时切除组织过深所致。术后的出血,多是由于患者术后二周在拔除导尿管后患者从事剧烈活动,伤口创面脱痂出血。处理此种情况时,只需常规导尿处理并留置导尿管几日,给予相应止血抗炎治疗多可恢复。如果出血比较凶时可能需再次电凝止血。⑵尿失禁。女性的尿道外括约肌相当于排尿的闸门,此处的病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治疗过多,可能导致术后患者尿失禁的情况。

4.关于手术疗效的评价标准:本手术的评价标准是本院根据临床经验自行制定的标准,可能有不妥之处。在制定该标准的时候,主要以患者自诉尿频尿急等主观症状的恢复并结合术后1月-3月膀胱镜复查时的客观镜下表现作为主要的疗效评定标准。并未充分结合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以及其它的可以完成的辅助检查。1月-3月内的膀胱镜复查是硬性指标,主要原因是此时的患者的创面已完全恢复,但又必须了解此时后尿道的病灶是否已完全清除以及对比同术前的病灶变化情况。1年左右的复诊也是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可采取电话复诊的方式。

5.关于无效原因的分析:从诊断方面来讲,女性慢性尿道炎的病因复杂[1],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顽固性患者原因亦不甚清楚,有微生物感染的因素,而且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以及特异性细菌如结核杆菌等感染都有可能是致病的直接原因,此外不稳定膀胱、尿道或机体全身的免疫因素、先天发育异常、女性体内激素的紊乱、甚至精神心理等都有可能是发病原因之一。从治疗方面来讲,该手术方式亦有其局限性,对于尿道外括约肌部位的病灶不能够深入的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潜在的感染风险、会阴清洁及护理的力度也可成为影响疗效的直接原因。而且,手术疗效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我院对于以顽固性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慢性后尿道炎患者所采取的病灶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来看,疗效比较确切,可以谨慎推广采用,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杨勇.女性泌尿外科学、泌尿妇科学及排尿功能障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望群,郑新民,张林等.不同方法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医学新知杂志.2007;17(1):25-26.

[3]杜光辉,曾进,那彦群,郭振华.女性膀胱颈梗阻//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8-339.

[4]孙勇,惠绍川.腺性膀胱炎53例治疗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10;32(5):57-58.

[5]王永梅,张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103例临床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