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与PPD试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PCR与PPD试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于彩洁

(黑龙江双鸭山双矿医院有限公司检验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PCR(聚合酶链反应)与PPD(结核菌素实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30例肺结核患者(A组),另同期收集30例非结核患者(B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PCR与PPD试验,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进行PCR与PPD试验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3.33%(22/30)与36.67%(11/30),B组分别为6.67%(2/30)与13.33%(4/30),说明PCR检验方法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PPD,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建议采取PCR检验技术,其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结核;PPD;PCR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87-02

结核病是在结核杆菌的作用下导致的一类慢性传染疾病[1],可对人体的全身多个器官造成累及,但是最常见的为肺结核疾病,以青年人群为易感人群,潜伏期在4~8周之间,可经由呼吸道进行传播,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为传染源,且近些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降低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2-3]。因此,及时进行疾病检查的意义重大,为了将其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本次研究对该类患者采取PPD与PCR检验方式,分析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至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诊的30例肺结核患者(A组),对患者进行胸片侧位、后前位检查后疾病被确诊,另同期收集30例非结核患者(B组)。

A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12~67岁,平均(35.20±3.24)岁;B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为13~68岁,平均(35.10±3.2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收集两组受检者清晨状态下的痰液标本,要求在对口腔进行清洁后并进行深咳,并留置在灭菌器皿中进行临床检查。其中PCR检查方式所需的物品为PCR试剂盒,并在2%的琼脂酸上进行电泳(0.5h),其中判定结果为阳性对照(即表示人型结核菌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若显示扩增带有245bp则表示为阳性结果。

PPD检查:对受检者左前臂内侧给予皮内注射,并在3d内对其局部肿结大小进行检查,若其直径在5~10mm之间则表示为阳性结果。

1.3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PPD与PCR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记录至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若组间数据差异显著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PCR检查可知,A组受检者的检出阳性率为73.33%(22/30),检出阴性率为26.67%(8/30),B组受检者的检出阳性率为6.67%(2/30),检出阴性率为93.33%(28/30)。

进行PPD检查可知,A组受检者的检出阳性率为36.67%(11/30),检出阴性率为63.33%(19/30),B组受检者的检出阳性率为13.33%(4/30),检出阴性率为86.67%(26/30)。

说明A组患者的PCR检验方法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PPD,P<0.05。

3.讨论

结核病属于临床上一类传染性疾病,可对人体的全身各个器官造成累及,其中最常见的为肺结核疾病,其发病速度较为缓慢,发病初期具有隐匿性特征,不易进行疾病的诊断,因此,及时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与诊断的意义重大,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治疗。

结核菌是一类分支杆菌,其涂片染色的抗酸性特征较强,因此还可将其称之为抗酸杆菌,其对于外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阴暗潮湿的地区生存数个小时,若将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2h,在酒精(70%)下接触2min或者在开水中放置1min可直接被杀死,其中最简单的一类杀菌方式为直接将痰液吐在纸上并烧掉[4]。分析肺结核主要是经由呼吸道进行疾病感染的,而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感染方式为飞沫进行传播,最常见的传染源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其中以痰涂片阳性且未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的患者为主要传染人群。若健康人群将患者打喷嚏与咳嗽喷出的飞沫吸入体内将会造成感染现象,而次要的一类感染途径为经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内[5]。结核病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侵害,分析临床上对该类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探讨了PCR与PPD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其中PCR属于一类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对放大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检验,可视为生物体外的一类特殊DNA复制情况[6]。分析该类检测技术属于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类,其优势在于诊断具有快速、敏感等,因此,在对结核病进行临床诊断时的应用价值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进行PCR诊断后,显示其检出阳性率较高。

PPD检验后的A组患者阳性率相比PCR较低,分析PPD的缺点在于多数接种卡介苗的人群将会导致假阳性情况,进而对诊断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情况可知,对肺结核患者建议采取PCR检验技术,其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万荣,李明武,赖明红,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老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4):348-352.

[2]朱桂云,杨永辉,李晓霞,等.结核感染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QFT-G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7):649-650.

[3]施瑞洁,刘文康,范云,等.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2):60-63.

[4]王育华,纪春梅,吴冬梅,等.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北方汉族成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8):859-862.

[5]林健球,谢仁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72-73.

[6]戴振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初步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