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王淑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王淑杰

王淑杰

吉林省洮南市瓦房镇中心小学137100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大致包括: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36-135&pide;9=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36-135&pide;9=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分数四则运算中,脱式计算时,有的出现过繁的现象。计算时,可向学生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分数加减法只要有通分过程,乘除法有颠倒相乘、约分过程,按顺序写出每步运算的得数即可。

第三,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3.6-3.6×0.5(应等于1.8,而误得0),7.56&pide;0.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以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意义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通过读题,学生就会对题的意思很明了,就不会发生运算顺序的错误。

第二,训练学生讲运算顺序。学生解答完题以后,也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对比性练习。可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第四,填空练习。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练习。

第五,改错练习。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第六,趣味性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