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高利峰王香婷

高利峰淤GAOLi-feng曰王香婷于WANGXiang-ting(淤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商洛726000;于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商洛726000)(淤CollegeofUrban-RuralPlanning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于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andModernMaterials,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

摘要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惠农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陈塬街道办事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Abstract:Thenewruralconstructionisamajortaskduringthenewperiod.Themainpurposeistosolvetheproblemsofagriculture,ruralandfarmers.Accordingtotheinvestigationandresearch,thepaperhaveanalysedtheadvantageandinferiorpositionof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Chenyuan.Inviewoftheexistingproblems,th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forthenewruralconstructionandurban-ruralintegration.关键词院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Keywords:newruralconstruction;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research中图分类号院F061.5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31-0193-02

0引言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本文主要围绕陈塬办事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线,针对陈塬办事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研究区概况陈塬街道办事处地处陕西省商洛市商洛商州区西郊,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川乡镇,辖区面积30.18km2。全办共辖10个村,1个社区,90个村民小组,共有4448户,14742人,共有耕地面积6813亩,2012年全办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1559万元。

2陈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2.1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各地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蕴涵着无限商机和开发利用价值。陈塬办事处境内有双乳山、闯王寨历史文化遗迹等,近年来已经吸引了商州城区众多市民慕名而来。随着陕-沪高速公路和西商高速公路的开通,外地客流不断涌入,更给当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2畜牧业发展优势大陈塬办事处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川型的乡镇,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较好,主要类型是农区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等为主。陈塬办事处牛出栏数从2009年的400头增加到2012年的569头,年平均增长率为14.08%;羊出栏数从2009年的200只增加到2012年的276只,年平均增长率为12.67%。近年来由于政府的积极指导、扶持以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大,畜牧业开始转变为规模养殖,畜牧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3区位优势日趋明显陈塬办事处紧邻312国道和西-合铁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新一轮建设,特别是沪-陕高速公路、西-商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将会使陈塬快速融入到西安1小时经济圈,给陈塬带来一条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势必有效改善陈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有利于群众开阔视野,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这种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逐步告别封建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激发当地群众的致富意识。

3陈塬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劣势3.1农业生产落后陈塬是一个半山半川的乡镇,一般来说都以种植业为主。2007年人均生产粮食308kg,2012年下降到291kg,粮食总产量从2007年的4420000kg,下降到2012年的4284000kg,可见陈塬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这主要是由于陈塬虽然地域广泛,但是50%以上地区为山地,裸岩,陡坡限制了大规模耕作。再加上水利设施、水肥、土质、乡村公路等生产条件差,农业产出效益低,政府投入有限、财政乏力,农业结构单一,商品化率较低。

3.2失地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7],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城市建设与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使得大量的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失地农民并未太多收益,反而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3.3培育新农民步子还较慢目前,陈塬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比例较少,整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温室大盆种植、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并且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不少人只图眼前利益选择外出打工。由于以上原因,既会影响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发展,又会影响新农村建设,从而导致城乡一体化滞后。

因此,只有培育新农民,使其提高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掌握促进农业发展的真本领,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4结论与建议4.1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核桃、水杂果、食用菌及设施蔬菜等传统主导产业。要加快对传统农副产品的提质升级和包装宣传,使传统的农副产品尽快转化成为专业化、区域化和特色化的产业,向产品的深加工要效益。同时,注重生态建设,走林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增效益的道路,开发绿色林业资源,从而实现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目的。再者,还要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保护当地优质品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优质良种,提升陈塬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二要建立专业化的畜牧产品购销系统,进行加工、冷藏和运输一条龙服务,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增强农牧民的信心,从而促进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2加快培育新农民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农家书屋和网络课堂来加强对农民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成为商州区城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4.3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对现有的村庄、屋舍、道路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把小村建设成为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这样也可以节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便于管理。

参考文献院[1]郑会霞.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思考[J].学理论,2011(34):80-82.[2]李善峰.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07):15-17.[3]梁颖.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东公路,2011(5):35-36.[4]商洛市统计局.商洛统计年鉴2010-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3.[5]王鹤龄,王润元,刘春芳,牛俊义,黄文德.基于退耕还草的村域农牧结构优化生产模式—以甘肃省镇原县北庄村为例[J].草业科学,2008,25(4):70-75.[6]高利峰,张磊.少数民族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初探-以镇安县茅坪镇为例[J].价值工程,2012(1):45-46.[7]赵士寿.活地增效正当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1(2):101-104.[8]陈琳,丁烈云,吴开泽.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项目土地征用问题研究———以番禺小谷围岛项目为例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