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4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40例临床分析

张珊珊

张珊珊(惠东县妇幼保健院516300)

【摘要】探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数数,实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瘢痕更小,乳房形态更美观,患者自我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能够达到治疗与美容统一,值得应用。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口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20-02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乳房的良性肿瘤,此疾病好发于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女性[1],占乳房肿瘤中的32%左右。目前临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雌激素失衡、乳腺局部组织敏感性增加、饮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2]。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外观魅力的需要逐渐增加,乳房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较大的负性刺激源。我院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环乳晕切口对乳房纤维瘤患者进行手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完整。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为44岁、最小为17岁,平均为(31.85±4.62)岁;瘤体到乳晕的距离为1~5cm之间,平均为(3.24±0.55)cm;瘤体的大小为0.5cm~4.5cm之间,平均为(2.55±0.74)cm。实验组患者共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为16岁,平均为(31.15±4.55)岁;瘤体到乳晕的距离为1~5cm之间,平均为(3.34±0.61)cm;瘤体的大小为0.5cm~4.8cm之间,平均为(2.61±0.71)cm。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到乳晕的位置等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手术方法:患者采用平卧位进行手术,并将上肢向外展开,在麻醉完成后铺无菌巾。对瘤体的所在象限所对应的乳晕做切口,切口呈弧形,长度为3cm左右,逐层切口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并将乳腺瘤体所在的乳腺处皮瓣进行游离。如果肿块距离乳晕的距离较远,则可以使用拉钩牵拉开皮瓣。将瘤体向切口推进并做好固定[3]。使用组织钳夹住肿块表面的腺体,并将其暴露在切口下方。使用放射状的方法将腺体层切开,并完整地切除患者的肿块,将腺体组织剥离。对无哺乳史的患者要尽量地保留其乳腺组织,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术中将标本进行快速冷冻以进行病理检查。缝线使用4-0可吸收缝合线,并尽可能地消除死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术后常规换药。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结束后采用平卧位,铺好无菌巾,在肿瘤表面进行放射状的切口,逐层地切开皮肤等组织,在触摸到肿瘤后,将腺体切除,使用4-0缝合线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为患者纤维腺瘤瘤体切除。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包括切口是否一期愈合,瘢痕的宽度、高度,是否有切口凹陷隆起,乳房形态是否满意,是否复发等。

两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为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为0分。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注:#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国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而乳房健康也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女性生活的因素。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特征,可以展现女性的曲线美,因此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美容的效果,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

以乳晕做弧形切口是一种隐匿性切口,其对乳腺良性疾病,肿瘤在5cm以下,肿瘤与乳晕在5cm以内的患者均可以使用[4]。手术中最大范围能够距离乳晕达7cm,因此游离范围已经可以满足到乳腺的边缘[5],能够满足手术需要。手术中将皮肤切开,再剥离皮下组织,探到肿块后使用放射样加工腺体剥离,可以减少对乳腺内导管的伤害,基本能做到加将肿块进行钝性分离,并可以保护正常乳腺,因此治疗效果较好。从本次实验中的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使用环乳晕切口能保证瘢痕的线性愈合,使乳房的形态更加美观,此方法沿着皮纹的弧形切口及乳晕边缘切口做切口,能够与肌肉的收缩方向垂直,在缝合结束后有利于周围皮肤的伸张,可以保证创口,减少张力。从本次实验结果中的表2看出,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瘢痕形成少,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的瘢痕形成主要与电刀损伤皮肤、拉钩牵拉热传导对皮肤烫伤等[6],导致乳晕的皮肤色素脱失等,需要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更细致入微地进行手术。

总之,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能够达到治疗与美容统一,值得。

参考文献

[1]孙芸,沈加君.环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7):789.

[2]沈加君,孙芸,陈美芳等.环乳晕切口与麦默通微创术切除乳房多发性纤维瘤的临床优缺点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09(6):697-698.

[3]应荣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09-210.

[4]程书信.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同时行乳房整形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520.

[5]朱永青.高频超声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88-191.

[6]吴祖培,罗金珠,陈友权等.术前B超定位引导切除不可扪及乳腺肿物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