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人体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抗生素对人体的影响

牛晓霞邢汉学姚淑美

牛晓霞邢汉学姚淑美(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015-02

【摘要】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原因危害

1滥用抗生素现象分析

1.1抗生素的市场占有率过高,我国抗生素的销售额占前100位药品销售额的47%以上,而欧,美国家仅为10%左右,即统计在2006年我国已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高达354亿元人民币。

1.2医院使用量过大,英,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24%-25%,而在我国则高达70%-80%,其中有40%以上的是用于预防感染,另外在预防性使用病人中半数以上是使用不当,其中有1/3以上无需使用抗生素。

1.3畜牧业中的应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更加广泛,致使各种肉类,及奶制品中抗生素含量超出规定范围。

2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因素①生产厂家过多,竞争激烈,医生用药提成等恶性市场竞争,造成抗生素的滥用②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必须凭处方购买,但目前各药店仍可随心所欲买到抗生素药品,致使抗生素市场泛滥,③临床药师缺乏使用药指导不够普及,包括药店,致使抗生素滥用。

2.2医务人员因素,医师未能全面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和方法,①常把抗生素当定心丸使用,无论何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有不用抗生素不放心的感觉,②不分抗生素与消炎剂的区别,抗生素不时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将其杀灭,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而我们有些临床医师认为有炎症就必须应用抗生素,如关节炎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③不分抗生素与抗菌药的区别,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目前在病毒性感染(如感冒)或在发热时使用抗生素现象极为普遍,④盲目以价格定药效,认为越贵疗效越好,实际上药品的疗效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在临床上不少价格便宜的药物也有明显的疗效,如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等⑤选用抗生素与联合用药不科学,很多医师为了急于求成,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联合使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尽相同,如联合用药不当则可适得其反,甚至加重副作用,⑥无指征性预防性用药,有的医师为求保险,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范围或缩短给药时间,如手术前后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⑦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随意延长给药时间,随意减少剂量或停药,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掌握不合理,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反而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⑧局部用药较常见,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均不宜局部使用抗生素⑨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有周期性如果疗效暂不理想,首先考虑用药不足,给药途径以及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频繁更换药物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⑩应用广谱抗生素现象较多,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为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

2.3患者因素,患者及家属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习惯使用抗生素,如不少感冒患者及家属自行到药店购买感冒药和抗生素联合用药,也是滥用抗生素的常见原因。

2.4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每年有6000吨以上抗生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使用量的50%左右。

3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3.1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病原菌耐药的形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过警告,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类有可能在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耐药菌株的形成与细菌基因突变和产生灭活酶,纯化酶有关,并且与抗生素用量的增加呈平行关系,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情况为①耐药菌株产生速度过快,人类研制1种新型抗生素大约需10年或更长时间,而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却不足2年,新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②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1次剂量只是2万U~3万U,而入今则需几百万U,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青霉素比率已高达90%,奎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有20多年,而它的病菌耐药率已达60%~70%,曾使肺炎及肺结核的病死率降低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药物目前对70%的肺炎球菌无效。③耐药菌可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群传播。

3.2产生的不良反因,所有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即无论任何药物均有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大致可分为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其中不良反应是指在治疗剂量时所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而毒性反应是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患者高敏性所引起的,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如下:①肝脏损害,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具有肝肠循环及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等。②肾脏损害,肾脏疾病的患者对头孢类及氨基甙类等抗生素慎用或禁用。③造血系统损害,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等可导致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缺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等,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④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有纳差,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等,如红霉素,强力霉素对胃肠道反应较重,而四环素,利福平若长期使用可治胃溃疡。⑤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诱发听力障碍和神经传导阻滞,乙胺丁醇则可引起视力减退。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如青霉素,链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进行皮肤过敏试验。⑥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效应,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听力的影响。⑦二重感染: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族的缺乏,菌群失调,如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真菌感染等。⑧抗生素引起的药热,如许多感染性疾病在感染初期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但仍有发热,应考虑是否药物引起。⑨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及时诊断和治疗,⑩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给不许要使用抗生素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或不该联合或预防性用药的病人实施联合用药或预防用药等等。总之作为临床医师不但要深入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还要会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做到不滥用抗生素,为防止滥用抗生素把好关,力作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