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张志丽(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24

【中图分类号】R5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59-01

【关键词】气胸自发性气胸诊疗治疗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临床上以自发性气胸最多见,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因肺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的空气逸出胸腔。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大多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要求迅速作出诊断和正确处理。否则可因肺脏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导致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为自发性气胸患者43例,男38例,女5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6岁,左侧23例,右侧20例,原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3例,经治疗全部治愈。

1.2临床表现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多为突然发生,急性针刺样疼痛,吸气时加剧,持续时间很短暂。咳嗽、咯血、端坐呼吸亦可出现,个别病人无明显症状。

2临床诊断

X线检查为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压缩的程度、肺部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以及纵隔移位等。典型的气胸征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和胸膜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胸部CT片上能清晰显示胸腔积气的位置,尤其在纵隔面的胸膜腔内积气可与纵隔气肿区别。

3治疗方法

3.1一般治疗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少讲话、大、小便亦应注意避免用力,减少肺活动,有利于破裂口的愈合和气体吸收。适用于首次发作,肺压缩<20%,单侧、病情轻、呼吸平稳的病人。咳嗽和疼痛既不利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还可能气胸加重。胸痛剧烈者予镇痛。止痛药物可应用强痛定、曲马多等,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及合并感染者,予抗感染、抗结核、止咳、及时有效解痉平喘等治疗。吸氧可提高血氧分压,还可能有促进气胸吸收的作用,可加快肺的复张。吸入高浓度氧疗法,可使气胸气体吸收的速度提高达4.2%,肺完全复张时间明显缩短。

3.2排气疗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肺压缩程度较重、呼吸困难肺压缩超过20%的闭合性气胸,尤其在肺功能不好的基础肺病的患者。排气减压,促进肺尽早复张,防止并发症是气胸急症处理的关键。

3.2.1胸腔穿刺抽气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于第二前肋间锁骨中线外或第四前肋间腋前线处,皮肤消毒,局部麻醉,气胸针穿刺进入胸膜腔,测定初压。

3.2.2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法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肺复张快,疗程短,肺复张后观察24小时夹闭引流管,病人无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恢复即可拔除引流管。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将导管插入气胸腔。插管部位一般多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如为局限性气胸或需引流胸腔积液,则应根据X线胸片或在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进行插管排气引流。

3.3胸膜粘连术胸膜粘连术是治疗气胸和预防复发较有效的方法。在估计无明显胸膜增厚或阻塞性肺不张,通过胸膜腔插管或在胸腔镜直视下,注入硬化剂,生物刺激剂,产生无菌性炎症,胸膜广泛粘连,注入胸膜腔,使脏层和壁层两层胸膜粘连从而消灭胸膜间隙,使空气无处集积,从而达到治疗气胸的目的。胸膜粘连术刺激性较大,易引起感染。

4讨论

大多数自发性气胸患者可用单纯抽气处理,如不成功,再用闭式引流。若肺膨胀不全或持续漏气,可调整引流位置,加用持续负压吸引。超过一周仍无效者,应在胸腔镜直视下喷撒滑石粉、ZT胶等胸膜粘连术。如果上述方法治疗失败,或因胸膜明显增厚致肺膨胀不全者可考虑开胸手术治疗。对原有空洞或纤维化等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可用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或手术切除。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气胸均能治愈。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肺胸疾病。已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宜避免做过度增加胸腔内压力的动作和运动,如便秘屏气、抬举重物、剧烈咳嗽等。注意安全加强自我防护以避免创伤的发生。若再次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