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赵义高力

赵义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113122;高力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1103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哲学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现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这对于提高如今90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他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道德教育启示

一、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观

1.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从“爱人”出发,孔子提出“庶、富、教”的教育思想,要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文化知识的学科中,并把道德教育置于首要地位。孟子认为“人皆为尧舜”。从“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出发,提出“仁、义、礼、智”的“四德”,并把“四德”贯穿到“五伦”之中,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

2.古代典籍中的道德教育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方面指明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这“三纲领”也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的表达。《中庸》也提出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成则明矣,明则诚矣。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指出了道德修养的完美境界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源泉,所以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二、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观与学生教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所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值得吸取的精华很多,就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1.“道德为先,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2.“诚实守信、信义为上”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这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传》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荀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的苏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这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们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著称于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们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发挥正面的作用。

三、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方法

传承是继承和弘扬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是在充分汲取原有成果中有益养分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发展和新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判断和结论,创造新的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和方法,与时俱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辩证关系。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的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理性认知,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影响社会历史发展、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的产物,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因此,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既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的丰富资源,又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道德品质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内容,而且与教育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儒家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财富,归纳起来,其主要方法有:

1.启发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钻研教育内容

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重点抓“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甄别力,牢牢把握住自己思想道德选择的方向。

2.重视环境陶冶,要求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能够健康成长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要依托各级各类大学生活动阵地、教育基地,对其开展生动形象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教育。要抓住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为大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加大维护大学生权益的力度,打击黄赌毒,净化成长环境。

3.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许多事例,如问孝、问仁等。灵活运用灌输式、疏导式、指导式等不同的工作方法,结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引导,以期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某些缺点和错误,指导大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成才,使大学生知道如何面对现实、独立生活、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这些方法可以完善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加以吸收并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借鉴,对于做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要正本清源,利用传统道德使大学生振奋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王丹彦夏伟东传统与选择[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