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尹爱华

尹爱华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中心校053200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接近外语本族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许多小学学校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在小学英语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thisyour…?(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二、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协调创新思维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Who's…?Howoldis…?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can….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candance.Icansing.Icanplayfootball.…

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还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秀生,平时教师肯定是宠爱有加,所以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还要看到天外有天,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差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教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得到的表扬和批评总是中等的,得到的关注也总是最少的,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就语言点(Whereis….?….在哪里?)设计了一个风景名胜提问的游戏。其中一个学生提问:WhereistheGreatWall?(长城在哪里?)我习惯性的回答:InBeijing.(在北京)学生立刻指出:You'rewrong.It'snotonlyinBeijing.(你错了,并不完全在北京。)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爱捣蛋的学生,他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想好了人们的惯用回答,并做好了一个圈子。当时一看到他那气焰高昂的气势,我心里有点火,但转而一想,这位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给我设置难题了,我又一喜。转身肯定了他的答案,并且表扬了他。这位学生高兴极了,认为把老师都给难倒了一回。高兴之余,拿出自己所珍藏的长城明信片,让我放到实物投影仪下大家共享。经这个学生一带动,班里的学生开始翻书开抽屉找图片看地球仪,都力图在下个问题难道我,我虽站在讲台上,心里感到一阵紧张,但是看到他们的那一副积极探索样,心里便也感到欣慰,有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不期然的冒了上来,呵呵,其实是你们被我算计了还不知道。那一堂英语课,我们到世界各地免费旅游了一圈,而那位学生的英语名字也被改成了GreatWall(长城)。

教师的一句随口可出的鼓励竟然带来如此的反响,可见教师的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学生有多大的影响。卢勤因为当年母亲的表扬,爱上了画画,成了现在全国闻名的知心姐姐。所以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笑容,让孩子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大胆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