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健康管理创新医院健康体检服务模式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3

四维健康管理创新医院健康体检服务模式临床分析

周素艳黄永芳廖景清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以采集健康相关信息开始,周而复始,以促进健康不断向更完好的状态发展,以达到健康体检的最终目的。应用步骤:(1)、采集健康信息;(2)、实施健康体检,在基本体检项目基础上,重点设计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3)、全科医疗式首诊;(4)、危险因素确认与风险评估;(5)、危险因素干预;(6)、长期负责式照顾,跟踪随访,监测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7)、重复步骤1-6。结果: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应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管理健康体检人群12814人次,开展比例占91.2%,其中A级管理3563人,B级管理13532人,C级管理1492人,D级管理3058人。结论:四维健康管理技术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直接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跟踪随访、分类管理等服务模式,无需昂贵的医疗设备,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安全有效的,能弥补传统体检模式的缺陷,将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通过管理手段,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四维健康管理;健康体检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49-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迅速增强,对健康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健康观念由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二维),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三维),再发展到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概括的生理、心理、社会良好、道德完善(四维)[1]。社会由于竞争激烈,不稳定因素多,风险多,压力大,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进一步提高,健康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体检市场空间广泛[2],我国健康体检机构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由受检者自愿选择体检套餐进行定期体检,以年度体检为主,该方式缺乏个性化,容易导致过度医疗,效率低,体检效果不明显。大部分体检项目的选择只是以价格、性别、年龄等为区分的体检套餐的选择,而无法详尽体现客户存在家庭史、遗传、既往史等个体化差异,存在一定的体检盲点,缺乏针对性,有走过场现象,容易让体检人群轻视体检重要性,对健康体检结果关注程度不高,达不到健康体检目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检业务的推广及普及。另外体检结束后,医生只会给予一些泛泛的指导,客户得不到长期的关怀和追踪,只能被动地等待第二年的体检,不能主动地了解和预防疾病。因此,探索运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模式的应用观察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由单位组织或个人自愿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

1.2调查方法:以采集健康相关信息开始,周而复始,以促进健康不断向更完好的状态发展,以达到健康体检的最终目的。应用步骤:(1)采集健康信息;(2)实施健康体检,在基本体检项目基础上,重点设计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3)全科医疗式首诊;(4)危险因素确认与风险评估;(5)危险因素干预;(6)长期负责式照顾,跟踪随访,监测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7)重复步骤1-6。

1.3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严格清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应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管理健康体检人群12814人次,开展比例占91.2%,其中A级管理3563人,B级管理13532人,C级管理1492人,D级管理3058人。见下表。

3.讨论

3.1健康管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有效手段

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目前被广为认同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手段之一,是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积极性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3]。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低风险阶段到高风险阶段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到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不仅仅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引起的这种新的医学观念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四维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通过对个体健康状况及各种危险因素的评估制定和实施个性化、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帮助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慢病发病风险,提高人群整体的健康水平有效节约卫生资源。而由上述资料显示,对体检人群进行科学、规范、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是提高该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3.2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该人群的健康管理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收集个人健康信息、个人疾病危险因素评估和健康干预。收集个人健康信息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知道如何维护和促进个人的健康。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超等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健康管理的第二步是个人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估,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同时对未来患病风险进行预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清楚认识自己目前的健康水平及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人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对健康促进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步,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针对个人不同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通过管理,在该人群中有效地提高了以下二个重视:

3.2.1重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该人群的健康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群的健康现状,就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从而正确指导健康相关行为,远离疾病。最近卫生部公布了一个调查结果:是关于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的。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每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其中,能够正确认识肥胖,知道止痛药该怎么用、骨折以后应怎么处置、成年人每天该喝多少酒,会看药品说明书的人都不到20%。尤其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只有4.66%的人有正确的意识。健康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健康意识,它是独立于遗传与自然因素、社会与经济环境、医疗技术与服务等之外的一个独立健康决定因素,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其健康观念、是否决定采纳健康行为及采取有益健康的个体及社会行动,从而与其他健康决定因素联合作对群体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4]。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方面,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3.2.2重视健康体检做到疾病的一级预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不断增强,以往有病才就医的观念正在悄然转变,重视健康体检,防病于未然,已经成为21世纪健康新理念。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肿瘤、心脑血管病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有一个较长的隐性发展期,在发生、发展时几乎没有症状,到有症状时再去就医,疾病往往已发展为中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发现疾病或机体异常的最好办法就是定期健康查体。目前信宜市直单位多实行一年一次的体检制度,体检项目根据各地的物价标准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对于职工的健康体检,各单位均能按时、有序的组织职工到正规医院进行,但这种以疾病为中心,以检病为目的的体检只能做到筛检疾病及检出异常指标,做到疾病的二级预防对于促进个人乃至集体的健康水平作用甚微。个人拿到体检报告,往往只能了解到自身目前的健康状况,有无异常对于自身状况在同职业人群乃至整个居民当中处于什么位置却得不到明确的概念,只能了解到“怎么样”却不能得知“怎么做”相比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而言,更多的人尤其是已经有异常检出具有高患病风险的人则是更希望从体检过程中得知在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这正是目前健康体检所忽略的问题。体检报告与个人生活行为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桥连,导致健康体检起不到对个人健康相关行为的指导作用,从而削弱了其在健康促进中的警示性作用。而以健康为中心进行规范、全面的健康管理,在检病的同时对体检者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同时结合健康教育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恰好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做到疾病的一级预防,从而对体检者的健康起到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四维健康管理技术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直接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跟踪随访、分类管理等服务模式,无需昂贵的医疗设备,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安全有效的,能弥补传统体检模式的缺陷,将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通过管理手段,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广平,黄俊强,许妙珍等.广州地区省直机关干部健康状况与常见健康问题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11-13.

[2][3]李欣影,1259名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4)279-280.

[4]焦桂平,任雁京,丁毅等.吸烟与贵州老年男性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4(29):99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