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赵彦琴侯丽芳

赵彦琴侯丽芳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目的:研究内镜金属钛夹对于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70例患者,以回顾性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注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佳,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普遍较短,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较长,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疗效较好,可迅速止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内镜金属钛夹;消化道出血;内镜;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67-02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较急,病情危重,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治疗期间,应选用快速止血方法。采用药物、激光、微波、电凝、金属夹等止血方式效果均较好,其中,金属夹的止血率最高可达90%。本文对内镜金属钛夹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中应用的疗效进行探讨,并得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70例患者,以回顾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行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3.17±7.26)岁;性别:男25例,女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1.53±6.52)岁;性别:男22例,女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注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均禁食4~6h以上,并根据患者的出血程度为其补充血容量,若患者失血过多应为其输血纠正贫血。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行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治疗,在患者消化道病变周围注射1:10000腺上肾素,每个注射点的注射量为1~2mL,至粘膜肿胀、变色,停止注射;患者予埃索美拉唑口服,40mg,每日1次,共使用1周。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经内镜钳道置入推送器,接近病灶,并将金属钛夹张开,使金属钛夹紧箍患者的病灶位置,将病灶血流截断,观察无活动性出血,退镜。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止血后金属钛夹无需特殊处理,患者病灶部位肉芽肿形成后,金属钛夹自然脱落,之后排出体外[1]。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均消失,血红蛋白上升,便潜血阴性;有效: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有所缓解,但血红蛋白未见明显上升,便潜血阳性,无效:患者仍有呕血、黑便等症状,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便潜血阳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以χ2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以t检测,若两组患者研究所得的数据经过统计为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为97.1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低,为82.8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引流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引流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药物止血方式与金属夹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均较佳,而利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对患者的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引流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有降低作用,因此,内镜金属钛夹值得应用。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是常见的急性病症,其病因主要有胃癌、消化性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胃炎、Dieu1afoy病等等。上消化道急性出血首先应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防止患者失血过多[3-4]。临床有多种止血方式,如药物、激光、微波、电凝、金属夹等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有药物止血及金属夹止血。药物止血是传统的治疗方式,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的pH值为主要目的,从而达到止血效果。而内镜金属钛夹是利用机械原理进行止血,从物理角度截断血流,因此,与药物止血方式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内镜金属钛夹采用推送器推送,能够紧箍病灶部位,在患者康复后,金属夹极易脱落,不会给患者预后带来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5-6]。而且内镜金属钛夹使用与内镜下药物注射相比,不良反应少,止血效果确切,尤其适用于动静脉血管出血,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内镜金属钛夹对于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佳,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引流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岳平.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体会[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06):62-63.

[2]黄开金.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6):4-5.

[3]唐晓舟.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7):178-179.

[4]杨力.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07):34-35.

[5]郝晋雍,黄晓俊.内镜下注射与钛夹联合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出血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04):347-349.

[6]林秀华,郑文棋,杨长青.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