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何金标

何金标HeJinbiao

(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诸暨311800)

(ZhejiangBadaConstructionGroupCo.,Ltd.,Zhuji311800,China)

摘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在施工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中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浅述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

Abstract:Intheindustrialandcivilbuildings,massiveconcretepouringhasacertaindegreeofdifficultyinconstruction.Thearticle,basedontheauthor'syearsofexperience,describedhowtodowellthecrackcontrolofmassconcreteconstruction.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Keywords:massconcrete;construction;crack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043-01

1施工准备

1.1材料选择①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R,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②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③细骨料:采用天然河砂,以用为宜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④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⑤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混凝土确定采用“建标牌”(减水剂),每立方米混凝土1.93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1.2现场准备工作①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②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2混凝土的浇筑

2.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如图l所示,数字为浇筑先后次序),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②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上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疑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最用的方法。分层连续浇筑一是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贡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3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保温保湿,加强养护,避免砼出现早期收缩、干缩及温差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加盖草包并浇水养护,采用双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包覆盖,专人每2小时浇水一次,如发现温差大于25℃时,应增加覆盖面层养水5cm。

4测温

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我公司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测定。测定工作将由我公司专业的具有一级资质试验室派专人进行测温,测温仪器采用电子侧温仪。

5温差控制

5.1控制温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①中心与表面的温差:内热外冷形成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从而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裂缝。②

收缩作用:在砼的降温过程中,砼发生收缩,而地基阻碍其收缩,从而产生很大的拉应力,拉应力超过砼极限抗拉强度时,在砼内部形成裂缝,这种裂缝对砼的质量影响最大。

5.2针对上述两个原因科采取如下控温措施:①控制升温: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量,如掺减水剂、粉煤灰、选用优质粗细骨料等。②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砼中的最高温度主要受砼入模温度和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影响。在原材料已选定的情况下,绝热温升基础已定。因此,控制最高温度的关键是控制施工过程中砼的入模温度,而入模温度受气温的影响较大。但可通过如下方法来降低入模温度:降低原材料温度;降低机械与输送管温度等途径,具体可采用加冰水、搭凉棚、覆草包遮荫等措施。③控制温差:控制温差的关键措施在于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一般来说,砼中心温度升高,表面温度也升高;反之也一样。因此。在砼表面初步硬化可以走入时,开始采取保温措施,气温低时可先覆盖一层薄膜,上面再盖一层或基层草包保温;气温较高时,可适时覆盖湿润的草包,并注意浇水养护。

6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优化原材料和施工配合比、采用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做好混凝土养护和测温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管理,完全可以让温度裂缝、施工裂缝等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简介:何金标(1965-),男,浙江诸暨人,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