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侯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侯森

侯森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中医院放射科湖南郴州424200

【摘要】目的:对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X线、CT联合X线诊断,并将2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CT联合X线组的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为100.00%,单一X线诊断组的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80.00%,2组诊断方法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显著,具有准确率高的优势,可为临床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肺结核;CT诊断;X线诊断;准确率

肺结核为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对于肺结核病,临床中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相关研究表明[1],于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其X线检测、CT检测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对比之下,其CT联合X线检测的诊断符合率及临床价值更为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肺结核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予以X线、CT联合X线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肺结核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在(20-73)岁,平均年龄为(47.87±6.12)岁,病程范围在(2-7)年,平均病程为(4.87±1.21)年。

上述30例肺结核病的患者均对本次的研究知情,并签订协议书后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30例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X线、CT联合X线诊断,具体如下:

X线诊断:采取西门子DRX线机,设定50kw为其最大功率,50mA为其最大输出电流,摄影曝光时间为2.0ms至6300ms,透视曝光时间为0至5分钟或0至10分钟,最大X射线剂量为50mR/分。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膈下[2]。在进行x线扫描时,须取其患侧进行摄片,若患者双侧肺均有病灶,则予以右侧位摄片。

CT诊断:采取GE16排CT机对其进行扫描,1s为其扫描时间,0.8s为其最短扫描时间,1s为重建时间,5mm为密度分辨率,200mA为控制电流,12kV为电压,取患者仰卧位,并予以扫描,其范围于肺尖至肺底,部分患者须对其纵隔淋巴予以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其剂量控制在370mg/ml[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30例肺结核病患者经X线、CT联合X线检测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30例肺结核病患者经X线、CT联合X线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当P<0.05时,表示0例肺结核病患者经X线、CT联合X线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明显,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的CT联合X线检测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单一X线准确率,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结核病为分歧杆菌导致的慢性传染疾病,可对多脏器侵袭,以肺部感染最为严重,人体受结核菌侵袭后不一定发病,于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或抵抗力急剧下降时,可引发此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的特征,其消化不良、盗汗、持续低热及月经失调为其常见临床特征,如不予以及时的诊断、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对于肺结核患者,应采取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其痰检、X射线及CT检查为临床中常见的检测方法。其痰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介于操作复杂,须大量时间成本,且部分痰检阴性患者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故临床中予以X线、CT诊断较多。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测具有操作方式简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密度分辨率不高,无法处理胸部组织结构的重叠现象,且难以显示较为隐蔽的病灶,因此难以全面的体现肺结核疾病的全状,一定程度上对诊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相对X线诊断,CT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良好的灵敏性,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病变性质、范围可通过影像结果进行准确判定。其CT检查具有较高临床优势,可确定肺内病变部位及分布,弥补了X线诊断的不足。不仅如此,CT检测可明确显示隐蔽于肺尖、胸膜下、纵隔内等病变部位。且检查密度分辨率较X线高,其病灶的病变性质采取CT扫描效果更佳。对于纵隔淋巴结钙化、肿大及结核并发肺气肿,气胸等症状,其CT联合X线诊断优于单一X线诊断[5]。其CT检测具有以下优势,1)对其肺内病变的位置、分布可明确显示;2)可对结核病的性质进行明确评价;3)可发现肺结核病内微量积液的存积,其患者侧卧时,于CT诊断下,可检出15ml至20ml的胸腔积液,弥补CT漏诊的不足;4)对于肺结核合并肺癌,可通过增强CT扫描发现其早期病变,对于预防肺结核向肺癌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5)对于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显著,当肺结核患者胸膜积液<100ml时,其x线很难将韧隔角的变化清晰呈现,故误诊率较高,其CT具有高分辨率[6],且对少量胸腔积液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准确的将肺结核患者内积液容量清晰显示。本文研究数据显示,30例患者的CT联合X线检测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单一X线检测准确率,P<0.05,表明了联合诊断较单一X线诊断更具优势。

通过以往工作经验及本次研究,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须予以CT、X线联合诊断,其一,医师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怀疑患者肺部结核存在变异倾向,且通过X线难以诊断的情况下,须予以联合诊断。其二,在X线检查、涂片培养仍不能判定的情况下,须对其病变性质及范围进行诊断,可予以联合诊断。其三,对于肺部肿块、结节、肺叶实变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症须予以联合诊断。其四,当肺结核病患者有少量积液却无法对其积液样本进行检测时,可通过CT、X线联合诊断,于CT扫描所取得的数值,判定积液的性质,其10Hu为乳糜液、30Hu为脓胸、60至80Hu为血液。

综上所述,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显著,具有准确率高的优势,可为临床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文军.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11-12.

[2]孙传喜.探讨X线结合CT扫描在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80-82.

[3]梁辉文.X线影像(DR)与CT影像对耐多药肺结核疗程判定及诊断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574-574.

[4]杨智慧.x线成像与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8):285-285.

[5]裴向滨.低剂量螺旋CT和X线胸片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9):101-102.

[6]邢漠,王国庆.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