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体育明星娱乐化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全媒体时代体育明星娱乐化解读

雷思莹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体育明星成为娱乐场上的“香饽饽”。各类综艺节目、直播平台皆出现他们的身影,体育明星走向娱乐化。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明星娱乐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体育明星娱乐化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明星;娱乐化;体育综艺

北京奥运会的巨大魅力致使国人对体育投入史无前例的关注,体育明星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而近年来,微博迅速崛起,微信公众号闪亮登场,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涌现。媒体行业的革新与发展,再次带动了社会对体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体育明星们频频参与电视和网络综艺节目,开通个人社交平台,亮相直播平台,向观众展示与赛场上不一样的自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明星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体育明星娱乐化的影响,并向体育明星们提出建议。

一、体育明星娱乐化现象

近几年,奥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为体育明星积攒了高居不下的人气。体育明星自热而然纷纷被邀约录制电视、网络综艺节目。在比赛中甚少展现真实自己的体育明星很容易与综艺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因而体育明星参与的综艺秀和直播秀层出不穷。继而体育明星不再是人们脑海中固有的竞技状态下的形象,他们逐渐以偶像化、娱乐化的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1、体育明星广泛参与综艺节目录制

自2013年《中国星跳跃》和《心跳水立方》敲开体育综艺大门之后,各类体育综艺不断涌现。仅2016奥运年,各大卫视推出的体育真人秀节目就接近20档,呈现井喷状态。天津卫视在16年2月推出的《冰雪奇迹》,邀请了冬奥冠军王濛和体操奥运冠军杨威加盟。东方卫视开播的《中国冠军范》,直接将演播室设在奥运会场馆附近,邀请易思玲、张梦雪等奥运选手登上综艺舞台。而《来吧冠军》连续两年斥巨资邀请李娜、孙杨、麦蒂、易建联、欧文、邹市明等国内外体育明星参与节目录制。

除体育类综艺节目外,还有不少体育明星参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比如,杨威、董力、邹市明参加《爸爸去哪儿》录制;孙杨参加《奔跑吧兄弟》、《了不起的挑战》、《真正的男子汉》、《我们来了》等;张继科则参加了《天天向上》、《超级战队》、《跨界歌王》、《看你往哪儿跑》等节目录制、、、、、、

2、体育明星广泛参与微博、直播互动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体育明星们陆续开通微博,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其中不少体育明星都喜欢在微博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展露自己的真性情,因而受到粉丝们的广泛关注。体操运动员冯喆在微博上就尤为活跃,他以每天一条搞笑微博被网友们戏称“体坛段子手”。目前,他的微博ID“冯喆小胖”粉丝已突破一千万。而泳坛“洪荒少女”傅园慧除了在赛场上有经典言论外,微博上也是金句频出,目前收获了700多万粉丝。

再观近两年异常火爆的各类直播平台。张继科第一次在花椒直播与粉丝进行互动聊天,导致花椒直播服务器多次崩溃。他第二次参与花椒直播时,观影人数高达660多万。而直播内容为调侃队友,展示绘画才能,与粉丝畅聊恋爱等私人问题。而傅园慧直播首秀,在映客直播吃蛋糕,就引起了超过1000万粉丝关注。

二、体育明星娱乐化原因

20世纪,电视被发明以来,“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而进入21世纪,比电视更加强大的电脑、智能手机出现,全方位网络技术运用,这种媒介革新变化迎合了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不需要观众花费太多的智力去思考和理解,适应娱乐业的发展。因此,社会文化越来越趋从于娱乐化发展,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体育明星娱乐化由此催生。

1、文化原因:社会趋势

体育文化参与和表达的主题由过去的“精英化”向“世俗化”和“平民化”转变。体育文化的参与意识由娱乐有罪化向娱乐合理化转变,民众思维方式也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变迁中,劳动人民解放双手,得以参与体育,使体育文化走下“神坛”。而体育文化带给民众的愉悦感,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社会“重文轻武”的思想包袱。这种愉悦感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类自然而然想要追寻的。

另外,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体育文化传播的爆发力、感染力。从大众心理学角度考虑,“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理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所以。体育文化娱乐化的风潮能够在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席卷而来,一触即发。

2、经济原因:商业互需

在影视、歌坛明星参与的真人秀泛滥,节目严重同质化之时,体育明星参与综艺异军突起。这是市场的需求。市场理念将受众定位于消费者,这样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和作为生产商的媒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纯粹的买卖关系,这种买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价值的评判权完全由受众掌握,从而受众的消费欲求主宰着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电视与网络节目需要新颖的看点,提高收视率,抢占收视份额,体育明星能够参与综艺节目无疑是为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而网络直播平台通常通过获取粉丝赠与主播的虚拟礼物来获取收益,这些虚拟礼物需要粉丝在直播平台支付电子货币来获取,不同的礼物单价不一。由此可见,人气高涨的体育明星能够给平台带来巨大收益。另一方面,比起参与竞技比赛,体育明星参与综艺和直播,能够实现商业价值,能够更为轻松地获取较高数额的报酬。

三、体育明星娱乐化影响

体育明星适当亮相综艺节目、直播平台,能够发挥“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这有利于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扩大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尤其是冷门的运动项目。如中国跳高项目顶梁柱张国伟此前就亮相综艺《来吧!冠军》,凭借独树一帜的幽默风格,向观众普及跳高运动的规则、要领。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观众通常只会一笑而过,他们只会记得某个搞笑的瞬间,从中得到不一样的娱乐观赏感而已。因此,最终体育明星参与娱乐节目的行为并未做到真正地体育运动的教育意义和体育精神的价值传递。只是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娱乐化的过程。

从个人角度而言,体育明星过度娱乐化则可能导致其本身思想转移,运动成绩下滑。这是不利于运动员本身的职业发展的。

四、结论

社会变迁中,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包容性接纳,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趋向娱乐化,体育市场形势一片大好。而传媒市场化使得受众需求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媒体大量引入体育明星进驻,占据市场,体育明星娱乐化加剧。而体育明星娱乐化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推广体育运动。另一方面,过度娱乐化容易传递不符的价值观,且不利于运动员的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发展趋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人类思想变化所造成的社会娱乐化态势已经不可逆转。在此唯有提醒身在漩涡中的体育明星们,自我约束,应避免自身过度娱乐化而贻误前程。

参考文献

[1]柯亮.体育娱乐化转向的现实危机与再造途径[J].体育与科学,2017(2):33-39.

[2]万晓红.体育报道娱乐化的成因分析[J].传媒观察,2007(7):39-40.

[3]波兹曼.娱乐至死[M].中信出版社,2015.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新世界出版社,2015.

[5]罗单.社交媒体时代的体育明星媒介形象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研究——以傅园慧表情包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8).

[6]罗晓.多学科解读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与进步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52-755.

[7]杨嵩.网络直播趋势及对未来信息传播的影响[J].记者摇篮,2016(10):34-35.

[8]蔡磊.网络直播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以网络直播体育赛事类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2014(23):92-93.